研究所專欄

畢業感言

蔡松純 博士

很高興有機會跟學弟妹分享我博士生涯的經驗與心情,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說:「你永遠無法知道人生如果做另一種選擇會不會比較好,因為一旦做了某種選擇,就永遠不可能知道另一種人生會是如何。」八年前考上博士班的那一刻,我的人生旅程轉換到另一個不一樣的國度,讓我的生命充滿挑戰與驚喜。一步一腳印的走完八年,在口試結束,委員們恭喜我畢業的時刻,我還是不知道這是否是最好的選擇,但是我知道,這一路走來,我獲得了許多關愛、許多知識、許多啟發、許多恩師、許多朋友、許許多多讓我生命更豐盈的元素。回想博士生涯的點點滴滴,可分為「起、承、轉、合」四個部分。

蔡松純

我於碩士班畢業後,旋即進入職場工作,擔任過企業人力資源部門的管理師,也擔任過大學的輔導老師,之後也考取諮商心理的證照,從事很多心理諮商輔導相關的工作,此外,還有一些專案標案、專案執行的工作。在職場磨練了七年多之後,因組織變革的機會,加上工作能力受到肯定,而被拔擢為人力資源中心的主管。由於我是在工作很久之後才決定念博士,因此,常常遇到很多人問我:「妳已經在職場上工作這麼久?為什麼想考博士班?」

那時做這個決定,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希望能更加強理論基礎的不足,應用在實務工作上(後來念了博士才發現,實務與理論需要兩個腦袋與兩個不同的思維模式!)。也因為人力資源中心主管的工作屬性,我選擇報考工商心理學組的博士班。

博一、博二生涯就是趕快修課,由於碩士班不是台大畢業,所以要補修不少課程。這時的我,一邊修課一邊仍舊繼續擔任人力資源中心主管的全職工作。原本以為自己可以兩邊兼顧,卻在博二那年因為一方面趕著撰寫資格考論文,一方面要兼顧工作,用眼過度的結果導致眼睛黃斑部血管破裂。此時,才讓我驚覺,人生必須選擇,專心一致才能好好享受旅程的風景、體驗當下的感受。因此,休學一年讓眼睛好好休息之後,決定放下職場的一切,讓自己擁有充裕的時間沈澱心靈、深度思考,專心在學術領域上。回憶這段時間,讓我更加體悟,有捨才有得的真意,並且做了選擇之後,就要往前看,不要再後悔過去擁有的。也許學弟妹也會遭遇類似的狀況,因同時有很多的機會而難以取捨,想一併獲得與擁有,這時,就要靜下心來想想,什麼對自己是最重要的,專心與專注才能有所成就。

專心在博士班的學術生涯之後,才發現修課與做研究真是兩回事:修課就是達到老師的要求,而做研究則要思考與創新。做研究與實務又是兩回事:做研究要有理論上的貢獻、具有前瞻性,而實務工作則是如何快速解決問題、具有效能與效率。也因為過去的實務經驗讓我的思維模式僵化,我遭遇到做研究的瓶頸。

每次跟指導教授鄭伯壎老師報告完我的proposal,他總是說:「妳再回去想想吧!做研究不是變項換來換去,要好好想清楚!」我心理的O.S.則是:「我有想清楚啊!倒底什麼是想清楚啊?」這段想清楚的時間,還真的很漫長,一想就想了三年!

人生真的處處充滿了驚喜,在研究遇到撞牆期的時候,我懷孕生了寶貝女兒,開始經歷一方面做研究,一方面照顧小孩的日子。照顧小孩真是辛苦,每天晚上睡不到三小時就要起來一次,這時開始覺得相較起來做研究輕鬆多了!就這樣學術、家庭兩邊兼顧,做研究讓我心靈成長,小孩則甜蜜了我的生命。這段時間,我漸漸地「想清楚」博士論文的理論架構,畢業也有了契機。原來,老師所謂的「想清楚」,就是要能把一個概念系統化的釐清,並建構出研究者自己的觀點。聽起來雖然很簡單,做起來可要花很久的時間,因為學術思考的訓練就是這樣慢慢一點一滴建立起來的。

博士生涯的最後一年,以前累積的人脈與善緣都派上用場。因為工商組的研究需要職場中大量主管與工作者的樣本,而且還要以團隊為單位來進行兩階段的問卷施測。收資料的這段時間,非常感恩所有幫助我的師長、親友們,讓我因而可以順利完成畢業論文與畢業口試。拿到文憑的時刻,很多人問我:「高不高興?」我的感覺是:「雖然高興,但是這只是人生的一個過程。拿到博士文憑,只是一個階段的結束,代表即將進入下一個階段。」下一個階段會更好嗎?那也未必,但是只要能好好享受與體驗每個時刻與每個過程,不管身處何地何處,我相信都是好的,而能擁有不同的生命感受!因為只有今天,是人生唯一生存的時間!

我想每個學弟妹對於就讀博士班有不同的想法與不同的目的,倒底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好?什麼是壞?就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我相信人生的道路只要好好走,沒有白走的路。只要正向樂觀,沒有過不了的關!

最後,我想說:我非常感恩所有的善緣,成就我的一切。能夠分享與延續我所獲得的善與真,將是我下一站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