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專欄

心研所 X 新加坡

呂婕 博士候選人

呂婕

距離我在臺大心理系開展大學生活,剛好十年。此刻受邀撰寫一篇系上季報的專欄文章,對我而言著實意義非凡。慚愧的是,十年了,我還未有什麼貢獻;幸運的是,十年了,我的生活仍與心理學緊密相連,從未分開。

這十年來,遇過各式各樣的心理學者。有溫暖長者授我以業、循循善誘;有世故洞察者,以質疑挑戰我對心理學的興趣;也有尖銳直爽者,以自身對心理學的熱情鼓舞無數莘莘學子。輾轉於課堂、討論、研究室之間,我從臺灣遠渡美國,再從臺大心理系的沃土漂泊而至新加坡。這幾年,剛好是新加坡的經濟開始爆炸性成長的幾年,臺灣媒體對新加坡的興趣不斷升溫;在此之前(在我到南洋理工大學就學之前),我對這座小島也是一無所知。

以下要分享的是過去三年來,我在新加坡求學及生活的一些體會。希望能提供曾經考慮過到新加坡留學(想必不多)的學弟妹、或對這座熱帶小島有過好奇的讀者,些許參考。在異地生活,隨著個人經驗不同所產生的個人好惡在所難免;而由於每人性格與目標的差異,同樣的事物自將衍生出不同意義(這番話多麼深切的體現了心理學「個體本位」的世界觀啊)。到新加坡唸書和到新加坡工作,就可能對這塊土地有截然不同的看法;我期待自己能提供一手資訊的同時,也必須謹慎地聲明:這不是經由科學方法研究得出的學術論文,請視為小道消息輕鬆地讀吧!

基本學制:四年博班學程、穩定收入的標準規格

新加坡是個凡是按照規定來的國家。如果不是特殊學程實驗室因和業界合作得到贊助,一個國立大學的博士生能預期得到非常標準化的待遇:四年穩定的獎學金、以及一些教學義務。獎學金的數字,會按照公民、永久居民、國際學生的身份逐級下降。官方說法是,公民和永久居民的學費比國際學生的便宜,補助總額相等的情況下,他們每個月的「工資」自然比較多。這也無可厚非。

就讀博士班被視為「一種工時彈性的工作」,也代表你不再只是學生、沒有「真正的寒暑假」。從大老闆(也就是獎學金出資者政府和校方)的角度來看,在你擁有的每年二十一天假期之外,你應該認真進行研究工作;從小老闆(指導教授,有時擴及系主任和其他老師)的角度來看,你不能違反官方規定讓他們惹上麻煩,但工時、進度、工作方式,依據系上和教授的風格有很大的差異與彈性。以南洋理工心理系為例,博士生要在入學後十八個月進行資格考,在此之前要修滿六門課、並協助監考、批改大學部學生的作業和試卷。通過資格考後,博士候選人要當助教,每週教學三小時(類似臺大的實習課),監考批卷的任務照舊;工作量增加的同時,「工資」也調漲了四分之一。除此之外,博士生的校園生活,幾乎全繫於他和指導教授的關係了。

四年一到,你將不再有每月固定的「工資」入帳。一般博士生會於此同時繳交博士論文,開始「握有學生簽證卻不再是學生」,等待論文經二名校外審查委員點評,往復修改。這個過程三個月到半年不等(長達一年的也有聽說),你會處於「預計畢業」的狀態,直到獲得審查委員的首肯才能進行口試。此時,有人會在學校打工(兼職研究助理),有人會以前一個學歷找尋正職工作,也有人會回家休息(或同時找工作)。提早提交論文,就會提早進入這個狀態;遲交的話,就要開始繳學費。

四年是長是短?這非常見仁見智。短於北美動輒五年(通常要修更多課,也有更多教學義務),長於歐洲紐澳的三年(通常沒有必修課程和教學義務,只需完成論文)。對我而言,是個只想拿學位未免太長、想獨立發展研究主題又稍嫌太短的一段時間。

學術環境:研究氛圍稀薄、要有自立自強的準備

南洋理工的心理系,成立至今不過短短十年,培育的博士畢業生寥寥可數,還留在學界努力的少之又少;我們有拿著歐美博士學位、非常年輕的教授群。要說到學術傳統,那是正在發展中的無限可能性。

系上同學們,七成以上是中國人,之中的八成想留在新加坡找一份非學術工作(及移民);其餘的來自東南亞各地,少數新加坡公民、更少數來自其它地方(包括臺灣)。以整間學校的研究生分佈而言,勢力龐大的應用科學與工程學門被中國人和印度人盤踞,新加坡人多出現在商學院(另有我較少接觸、了解有限的醫學院、傳播學院),而心理系所在的人文及社會科學院,僅占整個學校的極小比例。

這些都只是客觀事實,反映在我的主觀感受裡,就是一份稀薄得近乎感受不到的研究氛圍。多數時候,系上同學的接觸僅止於教學合作、閒聊打屁,大家各自為政,少有互相交流、共同成長的機會。不過我也沒有在世界上其它地方唸過博班,也許博士生的常態就是在單調規律的行事曆上踽踽前行,與熱鬧蓬勃的人際往來絕緣吧。缺乏富饒傳統或有好處,你將有非常自由的空白時光,要全數投入潛心研究或不務正業地發展其它專長興趣,端看你的生涯規劃(我個人認為不務正業也很好,但自立自強豈不豪氣干雲)。

數年前在臺大心理系任教(現任教於香港大學心理系)的曾加蕙老師曾經說過:「到知名大學唸書固然有許多好處,但我寧願選擇到一個會因為我的加入而有所不同的地方」(非完整引用)。雖然我來到南洋理工並沒有如此高遠的理由,但這段話中的自信和志氣,十分值得有心在任何領域耕耘的我們細細品味。

生活文化:長安居大不易,整個東南亞都是你的後花園

近幾年新加坡生活費暴漲,從房租、餐食、到各種休閒娛樂,都堪比臺北的二倍(平均而言)。不巧的是,研究生的「工資」還跟十年前一樣;連到海外參加研討會的補助,都是從我的下一屆才開始調漲(據說也是前人爭取的成果)。

在這裡獨自租屋,一間雅房就要約莫臺幣一萬五至二萬元不等。學校餐廳的食物倒還便宜,只是吃久了難免會膩。想上館子來點不同的,四百元臺幣算你賺到;八百一千的選項滿街都是,我自己是花不下手。既是城市國家,休閒娛樂的選擇非常有限,跟在臺灣跳上客運一小時內就能上山下海不可同日而語。來新加坡旅遊能從事的精彩活動,對居民而言都是過於奢侈的消費(坐摩天輪看夜景、在克拉碼頭大啖辣椒螃蟹、參觀門票昂貴的夜間動物園等,更別提住金沙酒店享受無邊際游泳池了);我如果有去過,也是親朋好友來訪時作為伴遊沾個光而已。在臺灣充滿爭議的小確幸,是在新加坡遍尋不著的生活調味料。

所以,我變成不出門只出國了。作為東南亞交通樞紐,從新加坡到東南亞各個城市小鎮都有想像不到的便宜機票;我這三年到訪樟宜機場的次數,比一輩子到訪桃園機場的次數還多。廣闊複雜的東南亞確實有不少負擔得起的小樂子,但如果能選,懶惰如我還是寧可臺北郊區一日遊,上山下海泡溫泉,閑逛夜市啖美食,混咖啡店尬文青。哎,不過唸博士嘛不就該孜孜矻矻,過太爽可能會遭天譴。

還有呢:就業、返鄉、語言及其它

到國外求學,除了開拓視野,另一個非常現實的打算,就是留在當地工作。遺憾的是,新加坡地狹人稠,高等學府有限,加上崇尚海歸(幾乎是所有華人社會的通病了),想靠當地學位在這裡謀個一教半職,即使是政府不遺餘力培植的本地公民,都是幾乎不可能的任務。我的新加坡公民同學或學長姐們,不是打算到技職學校教書(等同放棄學術研究),就是想進政府當公務員,或已經在業界工作了。許多老師都會說,博士就是博士,什麼學校畢業都不重要,想繼續做研究的話重要的是發表論文,也就是研究實力——但奇怪的是,說這些話的他們,沒有一個不是頂著歐美會發光的博士學歷啊。

自然,畢業的學長姊中,也不乏到了歐洲做博士後研究,或是回本國(我知道的是馬來西亞)從事教職。博士學位本來就只是漫長學術之路的起點,那代表的是日以繼夜與自己的研究想法的奮戰歷程,也是成為獨立研究者、教學者的訓練過程。對某些人而言,或許是進入特定行業的入場券,那就不是我有所涉獵的範疇了。

新加坡到臺北,將近五小時的航程,廉價航空的選擇不少。對於念家顧家,不想每年搭上十多小時飛機只能回家一二次的人來說,不啻為可以負擔一年返鄉三四次的合理距離。以星馬式中文為主、其他語言交織的日常環境,比較沒有(根據我在波士頓短短一年的留學經驗)純英文環境的巨大壓力,飲食上也有許多中式料理的選擇。能到歐美接觸與華人傳統文化相差甚大的西方學術環境,應能拉開與原鄉的距離有所領會,但在相對熟悉又較為多元的新加坡近距離考察華人文化的特有亞種,也別有一番體悟(算是缺點補充:想求英文進步要靠自己付出更多努力,維持臺式中文水準也得格外花費心思)。

或許是沒有到歐美留學那種與世隔絕、時不時還得在冰天雪地中行走的孤寂浪漫;終年炎夏的潮濕悶熱與冷氣房裡手腳冰冷造成的巨大溫差、雨季時滂沱而下的沁涼暢快,便是講究實務的熱帶小島所特有的學術風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