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專欄

人機互動與設計 X 心理學

董任哲 系友

董任哲

轉眼間,來到美國念碩士班已經過了快五個月,這段時間說短不短,說長倒是完全比不過那些在這裡已經待上許久的博士生。但是在這段時間中,和各式各樣的人接觸,在一個充滿著學術氣息的學校中研讀,再依著終日飄著細雨的城市中生活,還是讓我有了各種各樣的感觸。人機互動和使用者研究這個領域,最近在台灣心理系中產生了一股風潮。不管是同儕、學長姊還是學弟妹,都不約而同地投入了這個領域,有的人畢業後直接投入了職場,擔任了使用者經驗設計師或是研究員的職務,有的人一邊念著心理所,一邊尋找相關的實習機會。有的人選修了系上的相關課程或是參加了工作坊,想要一窺這個領域的奧秘,也有人如火如荼的準備申請出國,希望可以研讀相關的學位並在國外工作。我是最後的那一種人,不過從我了解這個領域一直到確立申請目標之間,還是經過了一番波折,所幸最後成功進入了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WA)研讀人機互動與設計的碩士學位(Master of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nd Design, MHCID)。這一次有幸參與系上的季報專欄,期待我的經驗可以給予想要往此一領域發展的人一些參考,話雖如此,我也不過是剛踏入此領域的新人,如果有誤請不吝指教。

在心理學的大洋中尋找燈塔

"你念心理系,將來是當心理醫生嗎?”在進入心理系之後,這個問題大概可以排入前兩名(另一個是”你念心理系,那你知道我現在在想什麼嗎?” )。心理學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十分熟悉,卻又十分陌生的,熟悉的是這個詞一天到晚出現在各個地方,舉凡報章雜誌電視媒體,似乎到處都有人說自己”是心理專家”,網路上也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心理測驗”,但是如果真的問說心理學是什麼,大部分的人卻也答不出個所以然。我也不例外,在進入心理系之前,對於心理學是什麼說真的也不太清楚,在懵懵懂懂的情況下進了台大心理系之後,才知道原來心理學是如此的博大精深。然而,在見識到了心理學的廣闊之後,到底自己該往哪個方向前進,變成了我在大學四年中,不斷追尋的答案。

在剛進心理系的時候,我一開始的未來目標實際上是臨床心理學。或許是因為我過去曾經短暫的待過醫學院,也或許是受到父親是牙醫的影響,我當時確實是把臨床心理所當作我的唯一目標。然而,隨著不斷的接觸到新的事物,跑到了日文系、經濟系、圖資系、電機系等不同系所修課之後,我逐漸發現我真正感興趣的領域。原先我以為自己應當是一個喜歡苦讀,做研究的人,但實際上相較於較為學術性質的研究,我對於實際動手作以及和受測對象互動更感興趣。因而發覺自己真的想要從事的領域,不在於深入研究心理學本身,而是希望可以將心理學與生活結合,研究心理如何改善、甚至改變人們。這樣子的想法,融合了原本對於科技與電腦的興趣,最終使我確定了要往人機互動以及使用者經驗的領域前進。這裡要特別感謝指導我實驗設計與技巧的葉素玲老師,引領我走向使用者經驗領域的葉怡玉老師,以及和我討論,協助我做未來計畫的賴文崧老師。

使用者經驗的曙光

使用者經驗(User Experience, UX)在目前還沒有一個非常明確的定義,如果你詢問不同的UX researcher或是UX designer,他們可能會給你不同的定義,因而在這裡我也以我自身的所學和知識,來為UX做一個簡單的定義。UX所研究的,以一句話來說,就是從一個產品/服務/設計的真實使用者角度來進行研發設計,以提供最符合使用者需求的產品/服務/設計。當然,實際上UX這個詞包含了非常多的領域,比方說人因工程(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資訊架構(Information Architecture)、易用性(Usability)、互動設計(Interaction Design)、人機互動(Human Computer Interface)、心理學(Psychology)、認知科學(Cognitive Science)、行為科學(Behavior Science)等等,可以說是五花八門。這其中的每一個學問,最少都是一整門課,甚至是一個學位。而UX就是將這些學問融合整理之後,所誕生出來的名詞。

使用者經驗,特別是人機互動這個領域,在國內算是十分的新,即便在國外也不過只有約20年的歷史,最早的學術組織是1993年由卡內基美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所成立的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Institute。而使用者經驗(User Experience, UX)這個名詞,則是唐·諾曼(Donald Norman)在其1995年所提出的。然而,這個領域傳到亞洲大約花上了十年的時間。2004年時,日本成立了第一個以推進使用者中心設計的非營利組織 HCD-net,而現在台灣廣為人知的HPA、IxDA、UI Gathering等組織則於2005之後才陸陸續續的成立。在這一些組織的努力之下,使用者經驗漸漸地為台灣所知,各大公司也紛紛開始出現相關的職缺,但是即便是這樣,我們仍然可以看到老闆們,或至少HR們還是搞不太清楚UX到底是什麼,職務名稱五花八門,使用者研究員、使用者經驗設計師、互動設計師、使用者工程師、易用性研究員等等名字都有人用,職務內容也是寫的天花亂墜,裡面也不乏八竿子打不著關係的內容。即便現在使用者經驗一詞已經被廣泛的使用,但很明顯的,大多數人對於使用者經驗還是沒有什麼概念。理所當然的,在台灣也難以找到系統性的學習資源。即便陸陸續續的有工作坊或是進修課程的出現,使用者經驗這個領域在台灣的學術界中目前仍然處於被動的地位,大多歸屬於某一系所底下。我決定要前往國外的原因,除了找尋在國外工作的機會外。能夠系統性的,完整的學習這個領域也是一個重要的理由。最終,我拿到了華盛頓大學人機互動與設計碩士班的入學許可以,也奠定了我之後在美發展的道路。

人機互動與設計碩士

人機互動與設計碩士(Master of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nd Design, MHCID)是華聖頓大的一個新的碩士學位,而我是這個課程的第三屆學生。在制度上,他歸屬於繼續與專業教育(Continuous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學生在此不需要寫論文,而是透過完成最終的計畫案做為畢業的門檻。期間需要修習 46個學季學分(Quarter Credit),分散於4個學季(Quarter),包含暑假總共需要一整年的時間。在隸屬上,我們並不歸任何一個系所,而是直屬於校內的DUB Community。DUB的全名是Design; Use; Build,是由校內一群期望跨領域知識共享與合作的教師與專業講師所成立的組織,旗下包含了Human-Center Design and Engineering,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School, 和Division of Design。除此之外,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心理系與教育學系也有不少的參與者。我們的教師都來自不同的系所,我們也會到不同的系所上課。

整體來說,課程可以分為兩個大部分,其一是理論的學習,其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實作。學校的課程涵蓋了使用者研究方法、設計思考、原型製作、介面設計與程式等等,除了上課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所學直接應用到作業上,拿著攝影機拍影片剪接成Video Prototype、去公車站牌站個一個小時記錄等車的行為、找同學開辦Focus Group等等,課程中所進行各種練習,實際上就是各種使用者研究與互動設計中最常用到的方法。透過不斷的練習與互相分享、評論,最終大家都可以得到啟發,並進一步改進自己的作品。由於是偏向設計的領域,因此老師都會鼓勵學生時常記錄自己的製作過程,並將之轉變為自己的作品集,除了未來在找工作時可以當作一個展示外,也可以做為自己的學習紀錄。稍嫌可惜的是學季和學期不同,一個學季只上約11個星期的課,因此相較之下課程有些過於緊湊,某些技巧剛剛學會,練習過了,卻因為緊接而來的內容而須暫時擱置,少了重複練習的機會與時間。這一個部分就需要靠學生主動學習,或是試著在不同的課堂中反覆運用這些學過的技巧,才能夠更加的熟練。

然而,課程中最為珍貴的,實際上卻不是上課,而是和同儕間的互動。和美國多數碩士班提供Part time program不同,MHCID所有的學生都是全職學生,36個人全都在同一個班級上課,課程時間也都是白天,因此我們得以建立深厚的連結。美國是一個講求連結的國家,而進入這個課程的學生實際上也經過了挑選,招生時刻意把各種不同背景,資歷的學生放在一起。在同學中,有像我一樣大學剛畢業的人,也有已經工作多年,希望可以轉行的人。背景上,有來自心理學、認知科學、資訊工程、建築、工業設計、平面設計、3D動畫等等。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擅長不同的領域,也因此在合作時可以從彼此身上學到不少東西。以我來說,心理學的訓練讓我在實驗設計上有優勢,而在Dell的全職實習經驗也讓我對於業界、特別是電腦硬體的使用者研究有所心得,因此在小組作業時,我就可以協助設計背景的同學改善他們的實驗設計,或是給予資工背景的同學一些硬體易用性的資訊。反過來說,我從設計師的身上學會了字型排版、資料的視覺化、色彩的應用以及素描的技巧,而從工程師那裏學到了如何有效率的撰寫程式以及排除錯誤。更重要的是,透過和來自不同國家的同學交流,我們得以從不同的觀點與文化背景來分析一些問題,那些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在美國人的眼中或許完全不能理解,但是大家都很願意主動溝通分享,也因此我們得以快速的交流,學習各種不同的技巧與事物。

課程的最後一個部分,是以小組為單位實際上和業界合作,由業主贊助並指導我們完成我們自己的研究與產品設計。雖然離我還有一段時間,但是從過往兩年的成果來看,這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展示自己所學的機會。除了實際上和業界建立連結外,也是一個創業的好機會,實際上過去也有小組設計出了頗具商機的產品,最終拿到了蘋果公司的投資而創業。相信我們的這一屆的學生應該也是大有可為,也因此,大家無不趁著現在的時間積極的學習嘗試。

在華大的生活

華盛頓大學是頗具盛名的大學,屬於公立長春藤聯盟之一,也因此學校有著雄厚的學習風氣。一腳踏入華大,除了注意到綠意盎然的校園與美麗的紅磚建築外,也會注意到學校中有著數量眾多的圖書館。華大校內總共有8間圖書館,在大部分的時間,圖書館總是擠滿了人,有人在自習、有小組在討論報告,有人在用學校的電腦做作業,也有人單純的在閉目養神。華大的圖書館和台灣有很大的不同,這裡的圖書館一直都是鬧哄哄的。圖書館的每一個樓層都有提供數量眾多的會議室與討論空間,幾乎每個地方都會配有活動白板、白板桌、或是液晶電視。學生可以上我直接預約想要的空間,並利用現場的設備進行小組討論。也因為這樣,在圖書館中除了書庫區以外,到處都可以見到成群的學生拿著白板筆或是接著螢幕討論作業或是坐著簡報的練習。學校也同時提供了為數眾多的儀器與設備給學生使用,比方說錄音室、電玩房、撞球場等等。我在這個學季的原型設計課程,則是在學校的CoMotion MakerSpace上課。這個由校方設立的自造者空間中擺放了3D印表機、縫紉機、雷射雕刻機等供學生使用,只要通過安全講習就可以自行前往製作東西。

和美國的學生一起上課,我馬上就注意到他們非常的喜歡發問,和在台灣時老師上老師的,學生上學生的上課方式十分的不同。老師十分的喜歡問問題,而學生也總是爭相舉手回答。有的時候因為老師問題回答多了,上課進度往往會被拖延,導致很多部分只好回家自己看,但相對的對於有上到的部分,則可以增加不少印象,釐清不少的觀念。同時,回家的作業當然也不會少,有趣的是我所遇到的作業,大多都是可長可短的,你可以自行決定要放入多少的心力,或許是因為Program的特性,學校的老師也都會強調要自己決定事物的優先順序,自己安排時間。繳交出去的作業,也不會只是拿到一個分數,老師多半會附上半頁甚至更多的評語,除了告訴你哪裡做得好,哪裡要改進之外,也會詳細的說明自己為何會給你這樣的分數。這也使得大家更願意花心力在作業之上。除了上課之外,學生也都很喜歡寄信給老師或是往老師辦公室跑,就算沒有什麼課業上的問題,談談人生規劃、產業近況、甚至只是想要閒話家常,學生也總是習慣會去敲老師的門。在這裡,老師和學生的關係是十分對等的,老師和學生的談話不像是教學,而是討論,特別是在我的Program中,有著很多很有經驗的同學,因此老師所做的事情與其說是教學,不如說是在學生現有的技巧上稍微指點,讓我們看到更多的可能性。雖然有的人會覺得這樣子似乎很難有學到很多知識的感覺,但反過來說,這種方式使得我們得以回頭思考過去所學,並將之應用熟練。

充滿機會的美國

美國是一個充滿了機會的國家,這裡我所說的並不僅僅是工作上的機會,而是各式各樣讓你增廣見聞,學習新知的機會。現在在美國,最熱門的就是Meetup了,這些小小的聚會,有的是由一群有著共同興趣的業餘人士組成,有的是由新創公司主持,也有的是由職業人士或是公司以知識推廣或是人才招募為目的而舉辦,但無一例外都是非常好的認識別人,學習新知的機會。這些活動大多都是免費的,有的甚至還會有免費的餐點,內容五花八門,從業界人士的經驗分享、創業講座、工作坊、到最新的產品展示。對於在這裡生活的我來說,每一個活動都是絕佳的機會。常常在下課之後就和三五好友一起前往,在學習的同時也省下了一頓飯錢。西雅圖作為一個科技重鎮,很多和科技業相關的主題,包含使用者經驗、設計思考、程式開發,甚至是最近十分火紅的虛擬實境,幾乎每個月都有一到兩場的講座或是工作坊可以參加,對於即將要投入職場的我來說,再也沒有比這個更好的機會了。

認識他人在台灣或許不是一個十分被強調的說法,但在這裡,社交(Networking)可以說是生存的法則。對於亞洲學生來說,每次參加活動都要想辦法跟別人介紹自己或許會顯得不太自在,但是這在美國卻是一個找工作的必經途徑。在聚會中,常常可以碰到很多業界的人士,和他們談話,就可以很輕鬆地得知產業現狀甚至是公司的招募狀況,更甚者有很多公司的人資部門會直接派人前來,畢竟會參加聚會的人但多都是對於特定的議題有所研究甚至是有相關的經驗的人士,因此他們也會來這裡和有潛力的人們談話,留個資料以後好聯絡。一些大的科技公司,比方說Google、Facebook、Amazon,也都會舉辦自己的活動,某方面來說也是一種半正式的徵才與求職管道。

這些經驗,在台灣可以說是十分的難得。不過對於我來說,要直接找人攀談實在是有一些障礙,而學校也知道很多學生們並不清楚自我宣傳的方式。因此學校的職涯中心(Career center)也十分積極地舉辦各式的活動與講座。除了如何寫履歷、如何經營Linkedin、如何面試等講座外。也有針對外國學生的關於工作簽證和英文面試、履歷撰寫技巧的講座。同時學校除了大型的綜合就業博覽會外,每一個系所也都有自己的徵才博覽會。實習博覽會也是一個重頭戲,美國很多學生在暑假都會前往實習,除了賺取學費以外,實習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和業界建立連結的方式,引因此每到博覽會的時間,就可以看到一群又一群的學生手捧履歷,排隊等著進場。熱門的公司,甚至需要站上半個到一個小時才有辦法和招募人員說到話。雖然近年來很多人都可以感受到經濟不景氣,但在美國,在西雅圖,在華大,你還是可以注意這裡有著非常多的機會,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在等著你去尋找。

結語

來美國,究竟是不是一個正確的決定?說實話,我無法回答這一個問題。我可以說我在這裡學到了很多,體驗了各種不同的事物,學習各種不同的知識,認識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也獲得了一張在美國工作的入場券。但是我也同時付出了十分高昂的代價,我的房租一個月要925美金,我的每一個學分費要將近1000美金,更不要說這裡吃個飯動輒10美金,在我在學的時候,同學們都已經在工作賺錢,賺取社會上與工作上的經驗。即便到了現在,我對於自己未來的計劃,也尚未十分的明確。究竟該在畢業後馬上投入業界工作呢?還是申請博士班,未來以博士的身分投入職場?抑或是以教職為目標?應該要留在美國呢? 還是嘗試到其他國家工作?相信這一些問題我在短時間中都無法給出答案吧。正如我開頭所說的,我僅僅在這裡待了五個月的時間,但是我相信自己過去的經歷和所學終將成為未來事業的基石。同時,我也在這裡找到一些我真正想從事的領域,所以至少在最近,我都會向著這些目標前進,至於未來的事情,相信在我累積了一定的資歷之後,會能夠做出更加明確的決定吧。

我期許自己在餘下的半年多的課程時間中可以有所成就,訂下自己的目標,並在最後可以將這些學習的資源,分享給在台灣有志往這個領域發展的人們,也期許各位還在學的學弟妹們也可以勇於追尋自己的夢想,不要輕易的被環境或是制度所束縛,不管未來在哪一個國家,從事哪一種工作,最重要的是自己在步向那個領域的過程中所獲得的事物,以及當初那顆勇於討挑戰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