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友會專欄

親愛的系友大家好!本期系友會專欄是由徐嘉宏教授主筆之陳台焴先生感念文。臺大心理系草創之初篳路藍縷、資源缺乏,然而系上的教學與研究需要實驗儀器的支援,擁有一雙巧手的陳台焴先生便成了當時系上最重要的「幕後功臣」。精通木工與金屬製造的陳先生依照實驗需求設計製作了許多儀器,品質精緻耐用,時至今日仍有不少儀器還在服役,對臺大心理系的研究發展歷史上有極大的影響力與貢獻。

陳樣走了(陳台焴先生:1931/04/28~2012/10/13)

作者:徐嘉宏(第十五屆系友)

今年春節,拎著文山茶到赤峰街,憑著印象,沿著小巷到門口按鈴。應門的是瘦瘦高高的男人,問:找誰?找陳樣。哪個陳樣?在臺大心理系退休的陳樣。他已經過逝很久了。甚麼!甚麼時候?前年十月。

前年夏天,我還找過他呀!去年沒去拜年。今年,卻聞此惡耗。
        陳樣,陳台焴先生,老系友們都不可能不認識他的。

陳樣出生於臺北市大稻埕的圓環。在日據時代,因為要開路,老家被拆掉了,但他終生都還是住在大稻埕。公學校(小學)畢業後,唸了兩年高等科,臺灣就光復了;然後,他就在省立臺北工業職業學校(省立臺北工業專科學校的前身)的電氣科就讀。畢業後,換過一些工作(曾在市商工會服務過),也前後共當過兩年補充兵(曾到金門植樹)。

他怎會到系裡呢?張肖松教授,當高齡八十六、七歲時,在她的「回憶錄」裡寫道,在民國四十六年左右,系主任蘇薌雨教授出國,請她代理系主任一職。當年,全國都窮,系上經費一直都很拮据,沒錢買實驗儀器;而必修課「實驗心理學」是需要實驗儀器的。她為此頭疼,認為解決之道應該是找一位技工來製造儀器。想起她的朋友戈楊希賢女士在臺北工專任教,就問她有無適當的人選。她馬上想到陳樣,說:此君年輕聰明,巧於製作木材、金屬及任何材料之物件。有此因緣,民國四十七年陳樣就到本系當技工,主要的工作,就是負責實驗器材。他到系裡以後,在授課教師鄭發育老師的規劃下,陳樣就依照鄭老師的意思去設計、製作儀器。所需之技藝,已不限於電工,金工、木工,也都需要。如此,「實驗心理學」課依賴陳樣,至少二十幾年!

(左起)游武彥先生、陳台焴先生、柯永河教授,前排坐者蘇薌雨先生,1979年臺大心學理系三十週年系慶。(翻拍自《台灣心理學拓荒者─蘇薌雨》一書)

由於實驗器材是他做的,上實驗課時,他自然也就當起「助教」,指導學生如何操作儀器、進行實驗。有一次在做痛覺絕對閾的實驗時,因為是第一次使用該電擊儀器,他把電極接在首位同學的食指與無名指上;電一通,那位同學痛得大叫。換第二位同學時,陳樣就修正了,把電極接在食指與中指上,就不那麼痛了。首位同學知道後,跑去「罵」陳樣,說他怎麼那樣壞心,讓電流經過她手掌的徑路那麼長!「罵」,其實反映陳樣跟學生的交情是很親近的。那個時候,因為儀器數量極有限,一個學期的實驗,比如說有十個不同的實驗,全班就分十組,一次上課時,不同組就做不同的實驗;每一組就輪流做完這十個實驗。所以,我們的陳樣,每次上課都得當「助教」,當到每位學生他都認識!

除了支援課程之外,教師研究所需的實驗器材,也同樣要仰賴陳樣。陳樣這個人,只要老師是努力研究的,他也就努力地幫老師製作研究所需之器具。做「心理學實驗」課的儀器,每年都要用,因此,他都做得堅固耐用;當然,花的心血與時間,也很多。他把這個「習慣」,也用到幫老師製作研究器具上。就記憶所及,他幫柯永河老師製作速示儀(有一個小窗口,其後是電動轉桶,桶上貼上要呈現的刺激材料)、幫吳英璋老師做了生理回饋研究所用的座椅、幫鄭昭明老師把打字機的字母從英文字母改成中文的注音符號、幫梁庚辰老師的大鼠們製作了「抑制型躲避學習」之電擊穿梭箱(即,抑制行躲避作業箱)、幫我做過大鼠用的可變更組裝之迷宮與事件記錄儀之鍵盤。

第一屆畢業的劉英茂老師留美歸國後,努力做了很多實驗心理學方面的研究。劉老師的研究點子相當多,陳樣幫他做的器具也就不少,諸如,分別為老鼠、鴿子、羊而製作的Skinner box。多,陳樣沒抱怨;但是,劉老師的研究效率太高,高到陳樣花一兩個月精心製作的器具,劉老師只花一個禮拜就做完實驗,然後就不再用該器具了。陳樣貪杯(尤好紹興),帶著酒意一談起此事,就會又氣、又好笑、又佩服地說:心痛哪!

除了幫本系教師製作研究儀器之外,本系畢業生李美枝、沈弘美在當時「唯二」的中原大學心理學系任教時,也會回來請陳樣幫忙。他,對系友也是充滿熱情,慨然應允製作。如此,讓中原大學的實驗心理學之發展過程,也有陳樣的印記。

與「抑制型躲避作業箱」 合影。(左起)梁庚辰教授、游武彥先生、徐嘉宏教授、陳台焴先生、花茂棽教授。攝於2009年臺大心學理系六十週年系慶。

我在伊利諾大學念研究所時,聽美國國家研究院院士P. Teitelbaum說道,他死了五年後,若還有人談論他的研究,他就很滿意了。對於這位在念研究所時就發現LH syndrome的大師級人物,為何會說出如此謙遜之言?當下不能理解。後來才逐漸理解:世事本如此。

陳樣,你走了。你也會被逐漸遺忘;你對臺大心理學系的貢獻、對臺灣實驗心理學的貢獻,也會有同樣的命運。但是,你所做的電擊穿梭箱,再用個五年,絕對沒問題!

你的喪事辦得很低調,老同事們都不知道,沒去靈前敬酒。我有一瓶紹興,已存放好幾年,本想找機會跟你「偷喝」(免得被家人嘮叨);如今,只好跟你說,哪天開瓶時,一定會倒上一杯,指沾少許紹興,以蓮花之姿向空遙彈,讓你在天之靈喝幾滴;再往地上撒一線,讓你在地之身喝一杯。其餘,當然是我們這批「酒肉朋友」喝掉囉。

   

                                                                 「抑制型躲避作業箱」內部                                                                                            抑制型躲避作業示意圖

系友通訊

歡迎系友回娘家

各位系友大家好:

臺大心理學系將於2014年6月7日(星期六)下午舉辦「系友回娘家」活動,誠摯邀請畢業系友們踴躍出席,相聚會首,藉此難得的機會與多年老友們相逢於最懷念的校園。詳細活動流程請參考下表:

         
臺大心理學系─系友回娘家活動流程表
時間(2014年6月7日)活動地點

15:00 - 15:30

15:30 - 16:00

16:00 - 16:50

16:50 - 17:20

17:20 - 17:30

報到

系主任致詞/系所簡介

茶敘

系館導覽

合影留念

心理系南館S207

心理系南館S207

心理系南館S207

心理系南北館

心理系北館正門口

系友通訊積極更新

臺大心理學系成立迄今,已有超過兩千名的系友,遍布海內外。為了增進系友間以及系友與母系之聯繫,系友會與母系正積極更新系友通訊錄,希望能建立完善的聯絡網路,以利日後活動聯繫。如您的聯絡方式有所變動,煩請告知最新的通訊方式,如您手邊有同屆系友的通訊資料,也麻煩您惠賜相關訊息。歡迎提供最新個人資訊,以更新系友資料庫(線上填寫後請提交),本資料僅作為系友聯繫使用,敬請系友們安心填寫,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