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友會專欄

本期系友會專欄收錄了兩大主題。第一個是余德慧系友的逝世,其同班同學蘇元良系友撰文,吳瑞屯系友提供相片,以資懷念。第二個是張肖松教授的新書上市了。

余德慧教授是臺大心理學系B58級系友,並於本系取得碩士與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曾任臺大心理學系副教授、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教授、東華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現更名為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創系主任、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以及張老師月刊總編輯、心靈工坊諮詢顧問召集人。專長為:本土心理學、文化心理學、人文諮商及宗教療癒。余德慧系友長期關懷社會,且著作豐富,有《臨終心理與陪伴研究》、《台灣巫宗教的心靈療癒》、《詮釋現象心理學》、《生死學十四講》等重要著作。民國101年9月7日(週五)晚上,余德慧系友在家人的陪伴下泰然辭世。

張肖松教授,一九○一年誕生於中國漢口,成長於武昌,一生充滿傳奇。張教授畢業於南京金陵女子大學,於一九三五年取得美國密西根大學心理學博士學位,在當時中國女性未普遍受教育的年代裡,是少數留洋的女博士。曾任教於武昌聖希理達女子中學、南京金陵女子大學、重慶復旦大學與上海復旦大學。一九四九年,舉家遷至臺灣,受聘為臺灣大學教授,是臺大心理學系創系元老之一,深受學生們的尊敬與愛戴,視她為改變生命、難以忘懷的老師。一九六九年張教授自臺大心理系教授任內退休,赴美與家人團聚。二○○八年逝世,享壽一百零七歲,終其一生熱愛生命、滿懷感恩、和善助人,是所有親友與學生們永遠敬愛的楷模。《張肖松博士手書回憶錄》是張肖松教授晚年回顧一生所完成的大作,記錄了其一百多年來的精彩人生。歡迎有興趣的系友索書。

願有決斷憶德慧

蘇元良 撰

大約一九八八年左右,余德慧到柏克萊擔任訪問學者,我因出差之便,到柏克萊找他,兩個人一整天在校園閒逛閒聊,談同學、談師長、談台灣、談信仰。他是原生的佛教徒,我是五代以上的基督徒;他的思路跳躍脫繮,我的則是邏輯務實;他的言語誨澀難懂,但有滋有味,我的則是化繁為簡,但水清無魚。我們兩個人的對話,類似佛與基督跨時空的對話,他的典型用語如 「宗教確信在於人的自降處境所發生的非個體性的信仰」,你不得不停下來,一個字一個字分析動詞主詞受詞,然後還是似懂非懂,但他的字詞意都是原創的;我的則是「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明確易懂,只等著你感動接受,但字詞意都不是我的原創,都是引用聖經的。

那天下午走出人類學系(應該是,畢竟是二十多年前的事,記憶難免模糊),他向我解釋詮釋現象心理學,我至今依然一知半解。我一路聽一路想,我到心理系走一趟,最吸引我的是企圖撇開「心理」的行為主義,而於他,則是比「心理」更為誨澀難懂的「心靈」學說。但我們都曾經熱情過,我曾醉心於行為主義,大學時代寫了幾篇行為主義的文章;在那個肅殺的年代,竟然引起王昇的注意,視為毒蛇猛獸,打為唯物史觀的同路人,為文韃伐一番。胆怯如我,馬上棄甲投降。為對華文世界的行為主義熱潮做最後的貢獻,我翻譯了B.F. Skinner 的經典烏托邦小說 Walden Two(桃源二村),之後我就揮別心理學了。

(上列左起)吳澄波(低頭看地板)、曾華鈞、蘇元良、吳瑞屯、余德慧、張淑月(導師)、林安禮、周新圻、許中生、王聯慧、彭昭英、張迎桂 (下列左起)許惠珠、蔡英玲、吳秋妙、鄭慧玲、謝孝慈

一九八八年在柏克萊與余德慧漫步柏克萊加州大學校園時,我已棄心理學而去十三年,轉唸工程。當我於一九八五年回台大客座時,是在資訊工程系所任教,余德慧那時任教心理系,我們在台大同事一年。一九八八年柏克萊對話時,我明顯看出余德慧與我一九七三年在台大告別之後,我們的人生走的是完全不同的兩條路。我由人類行為再跨一步,走向理性邏輯工程;他則轉身拋開實驗心理學,進入更誨澀的宗教心靈未來學,比弗洛依德還弗洛依德。

(左起)吳澄波、吳瑞屯、曾華鈞、許中生、蘇元良、余德慧

我之於余德慧,有如他人生的對照組。一九六九年我們初進心理系時,他學號2號,我是4號,3號是蔡英玲;他和我都喜愛閱讀文史哲類文章,都來自南部,都被台北的強勢都市文明所激盪,曾短暫失去南部的純樸。我們一起上軍訓,一起上體育,一起得獎──如果我沒記錯,大一上應該是我和他兩個人得書卷獎。一九七一年起,台灣的政治環境一路惡化,釣魚台事件、退出聯合國、中美斷交,校園內則學生靜坐、示威遊行、民族主義論戰、哲學系事件接踵而來。在那烽火遍地的年代,我們的路線開始不同。對於政經社會的鉅變,我奮身跳入,參加一場又一場的靜坐及示威遊行,現身每一場慷慨激昂的座談會,然後愛國不成,轉而關懷鄉土社會,積極參與慈幼會及各類學生社會運動,自認為在追求社會公義及社會公義補償。此時的余德慧則熱心於晨曦社的佛學活動,對於外面的滔天大浪,他屬於在岸邊觀看偶而雙腳涉涉水的參與者一類。他會積極參加我舉辦的活動,諸如到育幼院帶院童唸書等等。我當畢聯會主席時,他在活動組幫忙;最有趣的一個活動,是我將剛修葺完成原本雜草叢生的水池取名叫做醉月湖,並從碧潭租船在湖中辦起划船比賽那一次。翻閱畢業紀念冊,還有余德慧與我們一批好友在湖邊拍攝的照片。

我們背景彷彿,興趣略同,才能伯仲,但好像服了不同的藥,或被老天給了不同的treatment,當成實驗組與對照組比照。我追求的是黑白分明的社會公義,他則在舉世滔滔時淌漾在晨曦社領悟禪宗的智慧。我們無話不談,談他外文系的女朋友、他當和尚的哥哥、還有曾是基督徒且是詩班指揮但後來出家的爸爸。我們一起年少輕狂,當兵時在政戰學校一起提出「士兵心理研究計劃」,一起請公假,回心理系摸魚。然後我出國,他留在國內唸研究所。一直到一九八五年我回台大資工系客座,當時他住在辛亥路和復興南路市場附近,我單身在台,他介紹我吃「阿玉水餃」,我們時常混在一起。那時我研究人工智慧,比行為主義更進一步,夢想用電腦模擬人的心智,我努力用資料庫模擬人的記憶儲存及搜尋,用電腦程式模擬人類的思惟能力;而此時余德慧則漸漸走上心靈底層思考,多了一份神秘也多了一份哲學味,開始用一些禪味十足的語言,如「人生就是一場破局」,「存在本身就是理解」。這樣天南地北的差異,讓我們時常一起聊個不停。我們常常相約在台大辛亥路側門對面的「董娘的店」吃飯,我們都喜歡他們的豆瓣鯉魚,用酒釀及剁細的紅辣椒醬,灑在嫰煮過的鯉魚上,鯉魚卵黃澄澄一大坨,下面鋪一層吸飽醬汁的豆腐;到如今我還認為那是全台北市做得最好的豆瓣鯉魚,可惜餐廳已不復存在。

余德慧(下排左三)

人的記憶真的很奇妙。心理系師長很多人做聯想的研究,幾個星期前,當我從老同學吳瑞屯那兒聽到余德慧往生的消息時,我腦海中第一個聯想竟然是董娘的店的豆瓣鯉魚,且是色香味俱全的那種聯想。做為心理系的逃兵,偶而我還會做點心理學思考,那天我很好奇,怎麼不是聯想到跳躍性思惟或生死問題等余德慧的個性或學術研究的最大特徵,而是董娘的店的豆瓣鯉魚呢?我想我潛意識裏,希望保存,或最喜愛的還是跟余德慧一起的這些歡愉的經驗吧!畢竟他的文章他的論述我常看不懂,常常必需動詞主詞受詞分析一下,才自覺勉強看懂一頁, 或前一千個字,第三頁起腦筋的負荷就超載,不得不放棄了!

一九八九年左右,我收到余德慧寄到美國給我的一箱書。打開前,我想應該是有關心理治療、諮商臨床之類的書籍,沒想到打開一看,沒有半本是心理學相關的書,依稀記得的有余英時的「方以智晚節考」、劉述先的「黃宗羲心學的定位」、以及中研院蕭新煌等人的「光復後台灣農業政策的演變」、瞿海源等人的「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還有大四及當兵那幾年我和他最愛朗讀的「白香詞譜」。我至今不知那是因為他依然保持大學時代我們廣讀雜書的習性,選贈我這些書;或是他宣告他走出雜書閱讀的惡習,開始將人生擺在臨終關懷、深度心靈研究的開始。我想後者的成份居大,因為有些書有他作為書籍擁有者的簽名,甚至有他讀過的痕跡。想來一九八九年左右,他已開始專注在他的關懷主軸,將一些他已失去興趣的舊書轉寄給這個流浪天涯,依然愛書成癡,依然廣讀雜書的我。寄這批書給我,是他的割捨,或是套用一句他的話,「願有決斷」的外顯行為!

余德慧(最左)與蘇元良(最右)

那箱書之後,我們的接觸就少了,偶而從朋友傳過來一些他的點點滴滴,知道他漸成一家之言,知道他離開台大到花蓮去了,知道他視力漸弱已近無視。一九九一年我返台定居,執教於新竹交大,幾次欲前往花蓮拜訪他,卻未能成行。再聽到他的消息時,他已被尊為大師。我有那麼一點聖經中耶穌自評的「先知在本鄉本土都不受歡迎」的情結,我就有如耶穌時代猶大省加利利湖邊的拿撒勒鄉親,睜大眼睛喃喃自語:「那不就是木匠約瑟的兒子嗎?」我們是一起年少輕狂、一起作過一些不大不小的壞事的老朋友,他大師的身影對我──過於巨大!

文字惹禍自古已有。英國作家魯西迪(Rushdie),因寫「魔鬼詩篇」一書,褻瀆了阿拉真主,穆斯林世界對他發出全球追殺令,害他躲躲藏藏好幾年。我常想怎麼有這麼白目的作家,名字拆開不就叫Rush die?已背著快快找死的命運,還敢為文挑戰激進的穆斯林!難怪穆斯林發出全球追殺令要殺他!如今我在網路上打上余德慧三個字,常出現余德慧大師五個字。我因著「先知在本鄉本土都不受歡迎」的情結,而喃喃自語出「那不就是木匠約瑟的兒子嗎?」的不敬言語,希望不致於招致類似魯西迪全球被追殺的命運。事實上我尊敬奉余德慧為大師的眾生,只是,我想大師應該不會是余德慧惟一想被蓋棺論定的歷史定位,我心中永遠的余德慧,還是那個思路跳躍,言語誨澀但有滋有味,一起吃豆瓣鯉魚的「小余」!

恭賀!新書上市!

親愛的系友,大家好:

好消息!讓臺大心理人引頸期盼的《張肖松博士手書回憶錄》出爐了!感謝各位系友在籌備過程中不斷給予支持與鼓勵,督促系友會與母系為張先生留下永存的紀念。感謝有您,讓我們有勇氣與信心逐步完成作業。

本書為張肖松博士晚年回顧人生所完成的作品,全書以細膩流暢、樸實率真的文筆記錄了張先生一百多年來的精彩人生。看張先生如何突破傳統婦女宿命樂於學習、如何與心理學結下不解之緣、又如何以智慧面對生命中的起伏,非常值得拜讀。藉由本書的出版,希望能與所有懷念張教授及喜愛心理學的朋友們一同分享張先生的故事。

為了回饋臺大心理人長久以來對系友會與母系的愛護,《張肖松博士手書回憶錄》將開放給臺大心理系系友免費索書。敬請以E-Mail:psych@ntu.edu.tw的方式留下您的姓名、電話與地址,或直接以電話02-3366-3117聯繫承辦助教徐詩淳小姐,感謝您。

誠摯向您推薦本書,希望能與您分享這份感動!感謝您長久以來對系友會與母系的愛護,您的指教將是我們進步的最大動力,向您致上最誠摯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