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友會專欄

工商心理學組的過去、現在及未來

鄭伯壎老師

在這個系,目前我算是老一輩的人了,所以剛剛葉怡玉老師知道我要來演講還說:「那麼老了還講,應該叫年輕的去報告!」我說:「還有一個同班同學梁庚辰老師也要報告,所以沒關係。」我今天要講主題是〈工商心理學組的過去、現在及未來〉,在台大心理系工商心理學組是一個很小、不起眼的組,歷史也不長,只有二十幾年,所以就簡短地向各位系友介紹,順便把元老級的莊仲仁老師年輕的照片貼出來給大家看,看看他是否風采依舊。

我很快把工商組的歷史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工商組的淵源也許可以回溯到台大心理學系1949年創辦初期。那時,接到一個很大的人事心理學的研究計畫案,是「國軍官兵的安置計畫」,這個計畫的目標是要重新安置大陸來台的官兵,由六十萬減為三十萬,所以需要檢視官兵的種種特性,並因材安置。我們系負責的是心理素質的衡鑑;榮民總醫院也是那時候蓋起來的,負責生理指標的測量,其中有一棟館還是道德發展大家哈佛大學Kohlberg教授的父親捐的。

心理系建系以後,也都有開授有應用心理學或工商心理學的課程。正式的學組(或學程)是於1991年獨立出來的,之前隸屬於性格與社會心理學組;到了1993年成立了工商心理學研究室,負責各項研究計畫的執行;1996年研究所獨立出工商心理學組,並開始獨立招生。台大心理學研究所成立工商心理學組是不得不的作法,因為在研究所不分組的時候,多數研究生都會選擇應用領域的臨床與工商,所以一般組要爭取到足夠的研究生,並不容易,因此需要將這兩個組獨立出來。原先,本組員額編制是至少有三位老師,可是到現在卻才只有兩位,師資長期不足,是這個組的問題之一。原因很多,不過台灣爭取人才的競爭力太小、吸引力不足是主要原因,即使是畢業的系友也都不願回母系任教。剛剛我和蕭世朗老師聊天也提到這個問題,例如鄭紀瑩到新加坡發展,到現在都不回來,因為待遇實在差太多了。不過,從另外的角度來看,有系友在國外發展也很不錯,可以彼此互相合作,互相攻錯,而且每年暑假大多會回來幫忙。以上是臺大心理學系工商心理學組發展的歷史概況。

到2014年為止,本組大約培養了79位碩士班畢業生,還有8位博士班畢業生,工作分布範圍遍及全台與國外。就出路而言,工商組的畢業生可以說是非常好的,一畢業大概有好幾個工作等著要搶人。不過,我們現在的畢業生,大多留在台北,變成「天龍人」,這當然不是好現象!連設在新竹科學園區的大型企業學生都不太想去,寧可留在台北就業。像我們上次參觀NXP公司(原飛利浦高雄建元電子),公司人事經理問是否有住在南部的研究生願意南下,結果竟然沒有。年輕人不下鄉、缺乏更高遠的志向,絕對不是很健康的,最好是有一半在國內,一半在國外,較為多元,也可反映本組研究生來源多元的特色。總之,我們目前培養出來的畢業生量雖然很有限,但都很搶手,在職場上也都表現得很好。

接下來要報告的是工商心理學組過去幾年來所做的研究,尤其是長期性的研究。有別於心理系其他組,工商組的師生因為常參訪、有下工廠、進入現場的機會,所以常會見面,並形成互相提攜、互助合作的文化,傳承常是以老鷹帶小雞的作法,而變得非常團結。也許這種像家的氣氛跟莊老師的為人與課程有關。記得他上商業心理學的時候,有時會做商品調查,例如試吃日本的讚岐烏龍麵,試喝尚未上市的飲料,做做商品分析、改善提議,大家聊一聊氣氛就帶起來了。當把這種氣氛帶到研究上,就可以齊心合力,長期關注一些問題,執行比較大型的計畫。

在研究方面,今天我要談的是工商組從1985年到現在所做的三個比較大型的計劃。第一個計劃是1985年到2000年跟台灣飛利浦合作的「組織變革的產學合作計畫」,這個計劃涉獵的範圍很廣,所有與組織轉型的主題都含括在內,很具挑戰性。但因為是外商公司,所以那時黃榮村教授常常虧我們說:「做點政府的計劃啦,幫幫政府;不要老是做企業的或是什麼外國公司的研究,他們的競爭力都已經很強大了,政府才需要提升效率與績效。」他說得有道理,不過做政府的計畫繁文縟節很多,綁手綁腳的,不符工商組的坦然面對問題、劍及履及的創業家精神;而且後來想一想,幸虧沒有做政府的計畫,否則最近不是搞出了一個報帳的問題,涉及的人很多,甚至有些人都被傷害到;民營企業的計畫還是比較單純,效率也比較高。第二項計畫是與楊國樞教授積極推動的本土心理學有關,工商組探討華人的本土組織行為及其效能,這也做了十餘年。第三個計畫就是2015年1月1日要開始推動的「正向組織行為」,先做三年,希望以後也要長期推動。也許是因緣際會,因為吳宗祐教授加入工商組,結合吳老師組織情緒與健康的專業,以及正向心理學的思潮,來執行這類研究計畫,並用以提升職場工作者的福祉。

第一個計畫先給大家看看幾張照片,領略一下莊老師以前的風采,這是1990年的照片,中間那位就是莊老師,旁邊是我,還有任金剛教授,任金剛教授現在在高雄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任教。最早工商心理學組的基本成員就是我們三位,外加現任聯發科副總裁的林秀瑜等幾位研究助理,開始跟台灣飛利浦合作,期望改善公司體質,提升競爭力。由於彼此都非常努力,因而結果也令人刮目相看,飛利浦在1991年獲得日本戴明獎,1997年榮獲日本國家品質獎,業績成長了大約12倍,由130億增加到2000億左右。因為有與這種百年全球化企業合作的經驗,所以從整個研究過程中,可以了解什麼叫做「世界級的」。當時的台灣畢竟還是很local,企業國際化的程度很有限。這張照片是1997年拿到日本品質獎後,跟全球飛利浦高階主管的合照。

也許大家會問,台大心理系在這個組織轉型的過程究竟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我們主要幫他們建立一些tool(工具),來進行組織效能的診斷。跟剛剛臨床陳淑惠老師講的不太一樣,工商組從來就是獨立自主,立足本地去做研究,比較沒有受到美國模式的汙染,即使引進也都會做審慎的評估與校正。所以,一開始雖然也參考了美國組織發展的作法,但後來都是獨立設計問卷與工具,依企業需求量身訂做,總是從貼近現象開始,進行參與觀察。一般而言,都會進行實地參訪、訪談相關人員,再配合學理與理論來設計工具,並做Diagnosis,也就是進行組織診斷;診斷完以後找出問題,進行「改善」(Kaizen),並徹底執行,來提升整個公司的各類產品、服務品質。這部分採用的是日本人做TQM與方針管理的作法,但又揉合了歐洲的重視人性、集思廣益的精神。用十五年的時間,經過幾次行動循環,把一個local的外商的海外製造基地變成一個世界級的公司,含括了研發、製造、生產,及亞太區域中心。這種研究方式其實就是一種行動研究,或是像TQM的品質改善研究,走完一輪大約是兩年,但一直持續追蹤,因此能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研究與改善過程中,我們成長非常非常多,不管在實務或研究都獲益匪淺。在工作之餘,還有一個很大的福利,就是跟莊老師這位老饕到處走走瞧瞧,嚐盡天下美食,雖然我不重吃,常常食不知味。我還記得很清楚,有幾年都會到香港、中國、韓國、日本,以及新加坡蒐集資料,像到大阪,就去吃相撲選手的烏龍麵,分量多得嚇人;到漢城就是人蔘雞,新加坡肉骨茶等等;也見識到各國對市場調查的觀點是與美國人不大一樣的,像日本的市場區隔是很清楚的,廠家各自擁有自己的市場,疆域清楚,對同業赤裸裸的惡性競爭是很避免的;大陸則是國營企業、跨國合資企業當家;韓國是由大財團鯨吞蠶食;新加坡則是跨國大企業的天堂。

台大與飛利浦合作的成功經驗也讓非常多的本地公司受惠。全球性的公司畢竟心胸比較開闊,所以會把一起發展的模式與許多台灣公司分享,幫助台灣很多公司進行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改變組織,並讓公司轉型。因而,工商組跨足的產業也很多,包括醫療產業的Unilever、Johnson & Johnson;電腦業的Acer、聯電、台灣應材;還有現在還幫忙的房仲業的信義房屋,希望由一家台灣local的公司變成global的公司;銀行業有中國信託、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國營機構的工業技術研究院、農委會;汽車業的裕隆汽車、中華汽車;還有壽險業的新光人壽、ING集團等等,這些我都覺得是搭飛利浦經驗的便車來做的,收效也很大。與飛利浦合作的時候,他們寬列經費,非常大方;也可能是因為1985年到2000年的時候,台灣的經濟非常好,所以每年大約都可爭取到不少經費。跟現在研究計畫的車水杯薪比起來,就只能懷念,因為現在經費真的有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以上就是工商組在1985年到2000年之間做的計畫,至少在過程中讓我們自己與學生對實務與研究都有很大的了解,而且培養出大氣派,將眼界提升到世界級。

第二個計劃是由楊國樞教授主導推動的,我們是其中重要的一員。那時,華人本土心理學運動已經提倡一段時間,認為光是移植與抄襲美國模式不是辦法。因為已有基礎,所以2000年時,教育部展開「五年五百億大學學術追求卓越計畫」時,台大心理學系就在楊先生的主導與黃光國老師主持下,獲得補助,爭取到一億多元的經費。我是華人組織行為研究的分項主持人,探討華人本土組織的領導與忠誠等重要的現象與行為。在1980年,楊先生就有很大覺醒,認為社會科學照搬美國與西方概念,亦步亦趨地追隨美國的觀點做研究是不對的,不但對了解本地毫無幫助,而且對全球知識的貢獻有限,所以堅持走創新開拓的路,這在台灣是非常難得的,因為開闢新路需要勇氣與堅持,聰明人大多不幹。像最近我們畢業的一位碩士班研究生,是台大光電所的林清富老師,當過該所所長,本業研究做得極為傑出,是IEEE會士,我問他說:「清富,清富,請教一下,人家都認為台大在台灣的研究一流,台大電機系又是全台灣最好的系所,老實說,你們的研究做得如何?」他想了一下回答:「我們都跟得很緊。」「什麼意思?」他說:「Stanford如果有什麼新花樣,我們台大電機系兩個月就可以跟上去了。」我說:「喔,原來這樣!這樣好玩嗎?」他沉吟一下說:「不好玩。」所以楊先生就主張研究必須獨立自主,從開始提倡到獲得經費補助,一走也走了十幾年。

工商組研究團隊參與本土計畫、進行華人本土組織行為研究,從開始到現在也大約走了十五年左右。第一次卓越計畫是四年期,是教育部負責的;第二次則移給國科會負責;後來我自己又帶了一個教育部的台大邁頂的全球化計畫,本土組織行為也是重點;直到現在,還參加華人本土自我研究的計畫。這些計畫的主題,我統稱為「華人本土組織行為」(Chinese Indigenou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s)。本土研究讓我們至少可以從華人文化或台灣情境的角度去思考研究議題,並創新相關理論,不但對國際學術研究社群有所啟發,而且對相關知識的創發有所貢獻。像我們提出來的家長式領導(Paternalistic leadership)就首開風氣之先,成為一個重要的領導研究主題,此問題在主流研究中很少有人提及,但在全世界很多地方卻很普遍,像南美、南歐、中東、東亞,都有相似的情況,因此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這個理論很受國際注目,而台灣則是奠基者。因此,我們做本土研究的人有一個感覺,也就是說,即使是local knowledge,如果具有全球的重要性(global significance),仍然可以對國際知識版圖有貢獻,的確也證明如此。目前我們還在推動家長式領導的跨國研究計畫,只做到一半,參與的國家已超過二十國,遍布五大洲,我們稱做「PLUS」(Paternalistic Leadership Universal Studies)跨國計畫,目前還在蒐集與累積資料當中,以後這得由年輕一輩接棒。所以華人本土組織行為是第二個長期計畫。

第三個計畫就是回應剛剛莊老師與陳淑惠老師關心的問題,為什麼做臨床服務的、做心理輔導等照顧別人的人做到最後自己都很不開心?原因何在?照理說,臨床、輔導工作者的工作目的是在幫助他人獲得療癒,可是要療癒他人之前,照顧者自己要先有穩定卓越的心理素質,否則自己都問題一堆了,要如何幫助別人進行療癒工作?因而,這就涉及照顧者或職場工作者健康與心理素質的問題。剛好吳宗祐教授轉來台大心理系服務,又承蒙科技部心理學門召集人葉光輝教授的支持,強調要多做對本地社會有幫助的實用型研究,所以我們就從正向組織行為(pos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思考究竟要如何提升人的正向心理能量,促使職場與其中的成員更加健康、更對組織或社會作出貢獻。

事實上,這種想法與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也有關係,員工協助方案的研究與作法在台灣已經推動了大約三十年,今天蔡式淵系友與陳家聲系友沒來,他們早期在中國石油做的就是EAP,可是EAP做了那麼長的時間,究竟提升了多少心理韌性與正向能量,對工作者與組織究竟有多少幫助,是否能對症下藥,都需要重新思考,並對問題認真以對。我想根本的問題是,EAP採取的是一種療癒傾向,療癒傾向的意思就是說,對員工來說,他的職場適應不是很好,所以「這裡痛、那裡痛;吃這個也痛、吃那個也痛」,而需要別人提供支持來幫助他適應工作環境。但對我們這種學工商心理學的人來說,人是生來貢獻的,哪有那麼多苦痛;是來助人的,而不是來接受幫助的,對不對?由於EAP只針對適應不良的員工來提供協助,目標狹隘消極,而對提升組織效能、發揮人的潛力幫助有限,因此,有必要從更正面的角度來激發人的潛力,並可以透過更好的組織設計方式來達成。當員工不但不逃避挫折,反而迎向挑戰,在砲火中前進,我想必可發揮最大的潛能,這也是人的高貴之處。剛剛聊天時,莊老師也提到人終究要邁向神聖,神聖可以彰顯人活著的意義;在身心靈當中,也許靈性更為重要,所以這個計畫就是想用pos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的概念,來提升職場從業人員的健康與福祉,並使當代組織更加健全。

這個計畫將從2015年元旦開始執行,總共有十二項子計畫,將會把幾種介入方案、成員福祉、組織效能及相關模式整合在一起,陳淑惠老師也是這個計劃其中的一位主持人。我們也嘗試看看工商心理學有沒有可能跟臨床、諮商的領域連結在一起,甚至結合教育、體育、護理及管理等等的諸多領域,進行跨領域的科際整合研究。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以心理學來說,越分越細,越來越老死不相往來,越偏離心理學追求人類福祉的基本精神;而且台灣許多所大學的心理學系都碰到一些發展的瓶頸,像師範體系培養的心理學專業大多在諮商方面,可是少子化的趨勢勢必會使學校大幅減少,因而學校心理輔導師的需求量可能會降低。在此趨勢下,一個可能的替代方案就是到職場去,職場很大,所需要的相關人員很多,所以不但培養出來的人才能夠學以致用,而且能提升職場健康,並對社會有所貢獻。就像黃光國老師常講的:年紀大的人,不需要為自己多做些什麼,而要多積陰德,積陰德也許身體就會像莊仲仁老師這麼好,一群人都走光了,他還越來越像一尾活龍。所以就由這個組開個頭做這件事情,並希望能長期推動,提升職場工作者的福祉。以上是目前準備要做的計畫,未來十五年也希望朝這個方向努力,並由吳宗祐老師帶領。

接著,來談談工商心理學組的使命,這是工商組成立的目的。當初工商組在成立的時候就有一些願景,強調「沒有理論的實務會導致錯誤,沒有實務的理論會導致空談」,主張學術理論與助人實務是要相互配合,相輔相成的;然後,再努力「推動工商心理學成為一種專業,一種增進人類福祉的途徑」,希望培養出來的人不管在學術或實務方面,都是領頭羊,都是領航人,能夠帶領社會往更美好的方向走。最後,感謝為這個領域付出的所有前輩、系友及學生。謝謝大家!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