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專欄

路上的風景—我的畢業感想

任純慧 博士

「博士學位」這座山我爬了許多年,此刻終於爬到了山頂,通過博士論文口試的我,內心感到非常平靜。這些年來所經歷的一切,與其說是取得學位的過程,倒不如說是一段不斷自我探索與自我懷疑的歷程。

當初單純憑藉著對於心理學的興趣,我進入了台大心理系的碩士班就讀,其後也進入博士班攻讀學位。 一開始時,我像是個學術界的新生兒,連翻身和發出有意義的音節都不會,非常挫敗。對於那時候的我來說, 從事學術研究是天大的難題,我不太知道如何有效率的閱讀文獻,上台報告時也常把聽眾搞得昏頭,更遑論要自己發掘研究問題並解決問題,而博士學位就像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又或者是根本不存在的海市蜃樓。幸運的是,系上的師長們不厭其煩地把我拉拔長大,一點一滴地教導我如何從事研究工作, 並且訓練我研究者所需具備的口頭報告與論文寫作能力。這麼多年過後,我終於也能嘗試獨立進行研究並完成博士論文了,這是當年的我所沒能料想到的。

第一屆同班同學

然而,這是一段心理時間遠比物理時間來得漫長的日子。為了取得學位,除了修課之外,一位博士生還必須過五關、斬六將,按照系上的規定一步步地「破關」,完成資格考與博士論文研究、根據研究計畫或研究成果在系上公開演講數次,以及投稿期刊論文並獲接受。雖然同樣是破關,但取得學位與玩電動玩具不太一樣,在破關的過程之中,常常是非常艱辛與坎坷的,彷彿走在一條黑暗的通道中,你知道這條通道總有個盡頭,卻不知道為什麼好像越走越長,越走越心慌。每當實驗結果不如預期時、眼見期限就要到了卻還沒完成實驗時,或是耗費心力完成的文章卻被退稿時,常讓我覺得壓力好大,懷疑自己是否真的適合從事學術研究,懷疑自己是否真能獲得博士學位,屢次思考趁早休學的可能性…..在遇到這些難關時,我也常感到自己的渺小與脆弱,渺小的是學海太浩瀚,我永遠學得不夠多;脆弱的是原來我還不夠堅強來面對這些挑戰。

在這過程之中,我也逐漸了解到除了對於心理學的興趣之外,支撐我度過大大小小難關的力量絕大部分是來自於生活中微小而確切的幸福。在情緒低迷時,我常在睡前祈禱,祈禱自己能更有勇氣面對這些挫敗。不過可能因為我實在過於膽小的緣故,常常在第二天起床時發現自己還是不夠勇敢來面對我所要挑戰的一切。但很幸運地,膽小的我仍能因來自於師長的溫暖鼓勵、同學間的相互打氣,以及家人的無條件支持與安慰,而感到平靜,讓我能擦乾眼淚繼續堅持下去。這些看似與學術研究無關的一切,實際上卻是支持我一小步一小步前進的重要力量。

其實,除了可以暫時消除疲勞的陣陣涼風之外,山頂上甚麼都沒有。在一路上自我探索或懷疑歷程中的收穫,遠比薄薄一紙畢業證書所能乘載的來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