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專欄

臺大心理學系「研究現在進行式」

你想參與心理學研究的討論與執行嗎?那你一定很想知道,系上各位優秀的老師們正在進行哪些方面的研究! 這個單元每次將陸續介紹幾位系上老師所帶領的研究團隊,他們目前關注的重要研究議題,以及一些既有的研究成果。

我們希望提供給有興趣瞭解台大心理學系「研究現在進行式」的大學部學弟妹,做為一個平台, 鼓勵大家更積極地參與系上的學術活動!同時也希望,這些資訊能夠讓正在就讀研究所的碩、博士學生,能夠更全面地瞭解系上其他研究團隊的研究與發展, 一齊探尋各領域整合、激盪出新知識的可能性,讓台大心理學系的「研究現在進行式」更加多元與豐富!

博士生代表 吳志文編輯

周泰立 老師的研究團隊

語意網路的運作,可以透過語言溝通中的意義使用來達成,文字的使用即為一例。使用中文在字形,字音,及字義的處理上,呈現與拼音文字(例如英文)不同的方式。這些語言處理上的差異,如何在孩童發展的過程中彰顯出來,使得我們可以理解文化差異如何塑造語言處理的神經機制,以及幫助我們探索語言功能缺陷的孩童的生理基礎。
使用功能性磁振造影(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心理系周泰立副教授過去的研究發現以英文為母語的孩童,在處理字義時會在右腦半球的前額葉及左腦半球的顳中葉,隨著年齡增加而呈現神經活動增加的現象。以英文為母語的閱讀障礙孩童,在處理字音時會較健康的英文孩童在左腦半球的前額葉,呈現神經活動減弱的現象。台大團隊近年的研究也發現以中文為母語的孩童,由於中文在字形與字義的對應較英文更為直接,在處理字義時會產生與英文孩童相同及相異的腦區活動,在左腦半球的前額葉及顳中葉兩個區域,隨著年齡的增加,大腦的神經活動也伴隨著增加。以中文為母語的孩童,由於中文的同音字數目較英文來得更多,在處理字音時會較英文孩童在左腦半球的前額葉產生更多的神經活動。
語言及發展的神經機制除了在特定的腦區產生特化(specialization),也會在不同的腦區之間產生神經活動連結(connectivity)的變化。台大團隊的研究發現中文成人在處理字義時,負責語意提取的左腦半球下額葉至顳中葉,在神經活動的連結上會更活躍;目前則在探索語意發展的變化,是否在不同腦區之間的功能性連結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更緊密。
台大團隊目前採用縱貫式(longitudinal)的長期追蹤研究,對於以中文為母語的孩童在神經系統運作的變化,能夠有深入且持續的觀察。目前也強化和台大總區與台大醫學院與附設醫院的合作案,對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患童(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自閉症患童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及精神分裂患者(schizophrenia)對應於同齡健康孩童及成人,在結構性與功能性連結的異同,進而瞭解孩童/成人的語意網路及對應的神經系統運作之異同。

林以正 老師的研究團隊

本研究團隊一直以來關注矛盾共存的可能性相關議題。最開始由兩難困境的研究切入,探討個體在面對兩難情境時,如何考量拿捏展現的具體行為。接著進一步關注兩難困境背後,個體的思維模式。例如,以中庸思維做為可能的運作機制。依此,我們關心執兩用中進退拿捏的中庸思維,是否可能經由練習培養而提升?進而借鏡心理位移的書寫方式,透過人稱位格轉移的方式改變心理距離,來分析個體的思維轉折。心理位移的書寫方式確實反應了個體的觀點轉換,那麼,個體在書寫過程中所使用的語言風格,又是如何反應個體的心理歷程變化?為了將豐富的語言文字資料量化,繼而發展中文字詞使用頻率分析字典檔。目前本研究團隊採用語言使用頻率分析軟體(Linguistic Inquiry and Word Count, LIWC),研究個體語言使用背後涉及的心理歷程。
我們所關心的矛盾共存概念,並非只是單純地將所有可能的訊息、特性、內容等雜亂無章地概括進來,而應該具有一個運作制機將其統整,隨著不同的情境,提取適切的自我來因應。個體能否順利地轉換不同的自我,視為彈性的概念,此為本研究團隊目前關注的議題,針對個體的彈性轉換與人際互動、身心適應等相關研究。目前正在進行的研究活動,主要是LIWC此工具的發展與字典檔的修訂。LIWC目前已有中文版字典檔,為了進一步使得字詞使用頻率的分析工具能夠更貼近華人文化特性,現擬增加情緒類別與陰陽思維類別的詞彙。過去文化研究將情緒進一步區分為高激發與低激發情緒向度,發現個體主義文化下的個體較偏好高激發正向情緒,如興奮、有活力等;相對而言,集體主義文化下的個體較偏好低激發的正向情緒,如寧靜、自在等。據此,本研究團隊進一步計畫將情緒類別的詞彙,進一步細分為高/低激發與正/負向四類不同的情緒類別,期能精確的捕捉華人的情緒展現與變化。另一方面,過去研究也發現華人思維中展現了辨證性的信念,對於看似矛盾的狀況能夠採取一種辨證或是折衷的取向,試著尋求中庸之道以保留兩者對立觀點的基本要素,稱之為素樸辯證觀。為了更突顯這樣的思維特性,我們著手增列陰陽辨證思維類別的詞彙。
除了個體的字詞使用頻率分析之相關研究外,本研究團隊同時關注個體的心理適應相關議題,分別由止觀(mindfulness)、自我形象與關愛目標(self-image and compassionate goal)、SDT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依附風格(attachment style)等,不同的角度切入,探討個體的心理適應狀態。

徐永豐 老師的研究團隊

My lab is always open to students. 
We are concerned about these issues:
1. Using threshold theory to model psychometric functions with response confidence
2. Use of adaptive methods with response confidence in psychophysical experiments
3. Feedback-based decision making and reward prediction error
4. The representational measurement approach to (theoretical) psychophysics
5. A stochastic semiorder approach to paneled attitudinal thermometer data

張玉玲 老師的研究團隊

準確且有效地早期預測阿茲海默氏症發病對於個人、家庭、社會與醫療皆具重要意義。也使得此議題成為當前全球熱門的研究方向之一。我們實驗室目前所關注的議題在於瞭解哪些神經心理/認知功能或是工具(不論是臨床或是實驗性質的工具),以及生物指標(biomarkers,包括大腦灰質與白質相關變項、與阿茲海默氏症相關之基因如APOE ε4),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早期預測晚發型阿茲海默氏症的發生。
另外,透過研究不同臨床族群(例如正常或異常老化、癲癇以及腦傷-traumatic brain injury),我們實驗室也對於一些認知歷程的研究有興趣,特別是記憶力(memory)、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與執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與大腦不同部位之白質與灰質之間關聯性等議題。透過這些研究結果,我們希望可以對這些族群的認知能力、日常生活功能或是疾病/病程/預後有關議題,有更多瞭解。
目前進行的研究活動包括:
1. 阿茲海默氏症高危險群之認知功能及biomarkers間關聯性
我們歡迎系上同學的父母親,阿公阿嬤或叔叔伯伯的參與 (年齡為60歲以上)。 參與者將需要接受基因檢體篩檢 (口腔細胞),神經認知功能評估,以及腦部核磁共振掃描。
2. 健康年輕人帶有阿茲海默氏症相關基因與其認知功能之間關聯研究
我們需要有興趣之大學部或碩博班學生(年齡為20-30歲之間)的參與。參與者將需要接受基因檢體篩檢(口腔細胞),神經認知功能評估,以及腦部核磁共振掃描。
3. 癲癇病人大腦白質與認知功能間關聯性研究

有興趣參與實驗或想知道更多細節者,請與我們實驗室聯繫:02-33663953。

陳建中 老師的研究團隊

Our research is to understand what the visual system does and how it works. For this purpose, we employed both psychophysics and neuroimaging methods to investigate how the visual system responds to incoming visual stimuli. Our main focus has been the functions of the ventral stream, especially early stages of cortical processing for color vision and spatial vision, including,
1. 空間視覺(Spatial Vision)及色彩視覺(Color Vision)的神經機制及認知理論。
2. 立體視覺(Stereopsis) 的神經機制與認知理論。
3. 人類臉部表情知覺(Facial Expression Perception)的神經機制與認知理論。
4. 知覺群聚作用(Perceptual Grouping)的神經機制與認知理論。
目前進行的研究活動歡迎有興趣的大學部/研究所學生一同參與。
地點:南館s321;時間:每天。
1. 臉部表情知覺(Facial expression perception)研究。
2. 區域性線索對整體知覺的影響。
3. 空間視覺中相差(phase)對側抑制(lateral inhibition)的影響。
4. 色彩及形狀的偏好的電生理研究。
5. 二度及三度空間的深度(Depth)及色彩(Color)線索之視覺認知研究。
6. 以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進行人類視覺之認知神經科學研究。

黃光國 老師的研究團隊

推動後進學者體認科學哲學之重要性
本團隊多年投身社會科學的本土化運動,察覺到華人社會科學研究難以產生真正關鍵性突破的主要原因,在於不瞭解西方文明的根本精神,對西方科學哲學的發展缺乏相應的理解。為讓後進學者瞭解科學哲學的演變,本團隊極力鼓勵學生閱讀《社會科學的理路》一書。該書前半部側重自然科學的哲學,後半部論述社會科學的哲學。我們強調,後進學者如果想要在研究領域上有所創發,必須要先瞭解這兩種「科學」的哲學基礎。
提倡含攝文化心理學的思考方式
從心理學之父馮特(William Wundt, 1832-1920)在萊比錫大學創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而開始有所謂的「科學心理學」以來,西方主流心理學者便一直未能妥善處理「文化」的議題。馮特認為文化的問題必須用歷史的方法進行研究;行為主義刻意閃避文化議題;繼起的認知心理學則把「個人主義」的文化預設視為理所當然。本團隊建構以「關係主義」作為預設的心理學理論,目的正是要推動一場學術界的「科學革命」。我們極力鼓勵學生學習與思考,如何解構目前西方主流偏頗的心理學理論,並探索與發展出具「含攝文化」思維的心理學理論。
提升心理學本土化思維的國際能見度
美國心理學對本團隊提倡的學術思維極感興趣,特別邀請許多資深心理學者組成「本土心理學推廣小組」。該小組目前正針對當代從事本土心理學研究或對本土心理學有興趣的專家進行調查,後續更邀請資深學者召開研討會,撰寫論文,並出版專書,討論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本團隊根據既有的經驗,從科學哲學的角度,提出許多關鍵性問題的解決之道,期許能對國際學術社群造成深遠且具建設性的重要影響。

葉光輝 老師的研究團隊

親子衝突的建設性轉化歷程
每個家庭難免會發生親子衝突。然而,既有研究多強調其負面意涵,或消極地探討如何降低其帶來的傷害。這對理解並改善親子衝突的本質、運作歷程及對實務應用價值,明顯地有其限制。事實上,衝突也可能是親子關係建設性轉化的契機,幫助雙方釐清彼此的期待或需求,甚至有利於親子間的關係品質。本團隊從正向心理學的視角切入,透過對「衝突的建設性轉化歷程」的討論,審視親子衝突歷程中可能的正向演進歷程與意義。
孝道雙元模型:運作機制與作用效果
孝道是華人最具特色的文化現象之一,向來深刻影響華人日常的心理與行為。過去的研究顯示孝道兼具正面與負面的影響。本團隊由華人親子互動的關係運作特徵切入,釐清孝道所含括的不同屬性或具體行為內容,並以「相互性」與「權威性」兩面向取代籠統概括的孝道信念,闡釋在概念內涵與運作效果上可明顯區隔的孝道雙元特徵,並持續深入探討雙元孝道的運作機制與各種相關議題。
華人自主性的多元取向:個體化自主性與關係自主性
目前主流對自主性的界定,著重於個體「自由意志」的展現,而非行為目標是否與他人分離或獨立。當個體發自內心地從事自己認為是好的、喜歡的、感到愉快的行為,或是實踐個人認為重要的內在價值觀時,不論是「展現個人特質」或「維繫關係和諧」的行為目標,都可能展現出行為的自主性。本團隊致力於建構華人多元取向的自主性模型,目前已提出並驗證至少的兩種取向:個體化自主性與關係自主性及其運作功能。

葉俊毅 老師的研究團隊

我們的主要研究領域是視覺神經科學。目前關注的議題有:(1)初級視覺皮層(primary visual cortex, V1)如何傳遞及轉錄視覺訊息。這個研究主要在瞭解由視網膜傳送到大腦的視覺訊息,是如何在V1的不同皮層中被傳遞及轉錄。由於視覺訊息在進入其他高階視覺區之前都必須要經過V1,瞭解V1如何運作不但有助於我們對大腦如何處理外界訊息的整體認識,同時也能幫助建立V1電腦網絡模型,作為重建視覺輔助工具(visual prosthesis)的基礎。(2)視知覺與視幻覺的神經基礎。我們最近的研究結果顯示,V1中許多神經元對黑色刺激的反應比對白色刺激的反應要強烈許多,這樣的結果正好吻合人類視知覺的偏好 — 相較於白字黑底,人們對黑字白底的閱讀正確率及閱讀速度都是比較好的。未來我們將繼續探索這個明暗知覺偏好的神經基礎,同時也會探索在色彩知覺上是否也有偏好,以及這樣的偏好對我們在偵測外界物體時的可能增益。(3)決策行為 (decision making) 的大腦神經基礎。當我們所能獲得的酬賞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降低,我們要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正確決定以獲致最大的利益?我們將透過動物行為及動物大腦神經生理學的研究,來了解大腦是如何處理時間及酬賞的訊息。這部分的研究將與台大經濟系及陽明神經科學研究所的老師共同進行。
在不久的未來,我們將在台大校本部的實驗動物中心,成立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實驗室。我們會以靈長類動物作為實驗對象(主要為台灣獼猴),來了解人類及靈長類動物的大腦神經系統。實驗的方法包括:心理物理學、單頻道及多頻道神經電生理學、以及神經影像學。這樣的研究不僅可以增進對知覺與認知歷程神經基礎的認識,同時也有助於了解大腦處理外界訊息的一般性原則。
我們非常歡迎有興趣的大學部/研究所同學能參與我們的研究團隊。

蘇珍頤 老師的研究團隊

本研究團隊由蘇珍頤老師主持,討論議題主要聚焦在個體的情緒調節(emotion regulation)策略,以及不同文化脈絡下,情緒調節策略與動機是否對個體心理適應有不同的影響。同時,我們也討論不同文化環境中的人際流動性(relational mobility),對個體認知、行為產生的差異,以及這些差異背後的機制與原因。最後如:自我(self)、認同(identity)、價值觀(value)等議題,也都是我們關注的焦點。
目前主要研究計畫主題包括: 情緒調節(emotion regulation)、人際流動性(relational mobility)等,分別以問卷或實驗方式進行。

胡志偉老師的研究團隊

從中文的語用現況著手,瞭解中文閱讀的心理機制,是我們研究的最重要考量。例如,在本研究室最近推動的一個研究裡,我們從中文讀者閱讀的環境著手,分析語料中,中文字的字音與部件間的關係;然後,根據「統計學習」的觀點,以實驗的方式,探討中文讀者對中文字會形何種成「部件組成-文字讀音」的構形知識,以及這種知識會如何影響讀者閱讀中文。在另一個研究裡,我們則根據中文文法的特性,設計「適中文」的實驗作業,來探討「競爭模式」是否能解釋語言理解的歷程。除了理論就之外,我們也分析了小學課本裡,文字的使用情形,希望藉著我們的研究,能改進課本的編撰。
另外,同樣在「適中文」的考量下,本研究室致力於發展中文的各種常模(如,中文字的聯想常模),以及電腦軟體工具(如,中文字特性分析軟體,C-CAT),以促進中文的心理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