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部專欄

2017年系學會聖誕節特別企劃

作者:楊宛儒(心理二)

曾經,我們對大學的憧憬是什麼?

「上大學以後,總感覺世界變得疏離了。」有一位朋友這樣告訴我。

社會心理學教我們歸屬感對人類的重要性。但是歸屬感要去哪裡找?我想那要回到最基本的問題,我們想把自己寄託在哪裡。我們因為各自的理由進入心理系,不管那些初衷是否相同,我想,是心理系將我們全部綁在一起。

所以我希望,系學會希望,把心理系打造成一個讓學生更有歸屬感、更有凝聚力的地方。上任之前,以為一切充滿希望;上任之後,才發現一切困難重重。想要改變、想要改善,談何容易?同學們最關切的門卡問題,始終無法與系方達到共識。「如果無法自由進出系館,很難增加歸屬感。」許多同學這樣說道。然而由於系方出於安全性的考量,沒辦法放寬門禁的限制。於是,我們又想,有沒有別的辦法可以拉近系上跟同學的距離呢?上學期,原本預計籌辦的台大政大心理迎新活動,最終因為政大心裡系學會有其他的考量,因此取消。萬聖節特別活動,因為系學會活動部在那個時間點附近有辦其他活動,系學會一時之間無法調出足夠的人力,所以這個計畫也胎死腹中。於是時間漸漸接近年底,聖誕節似乎是一個不錯的改造機會。活動部於是籌辦聖誕節特別企劃,藉由製作薑餅屋與趣味遊戲的互動,試圖拉近同學之間的距離。而其他人,則幫忙改造系館,把系館營造成我們曾經最溫馨也最快樂的聖誕節回憶。於是,我們拉起霓虹燈、貼起雪片、畫起黑板也架起聖誕樹…

或許,這些小小的不一樣還不足以在同學們心中掀起什麼大風大浪,也不足以真的增進同學對心理系的認同感。但是系學會的大家會一直努力,心理系的大家也會努力,我們會一起努力。希望我們都能把心理系視為我們歸屬的地方。

「改變,不是一個人做很多;而是每個人都做一點。」

願未來,系學會走得更穩健。

你我也是。

第十一屆東亞心理與法律學會研討會

(East Asian Association of Psychology and Law 11th Annual Conference)

作者:曾韋澄(心理二)

司法心理學

從心理系大一研討課時就對趙老師的司法心理學領域最感興趣,大一一整年當中我上了許多法律相關課程,了解到心理學在法律實務中是很缺乏,但也很需要的一塊。在台灣的司法體制底下,有許多法律程序的弱勢者,例如智能障礙者、青少年、兒童等等,很多程序都需要更多心理學的介入,才能填補目前的不足,並給予弱勢足夠的保障。

東亞心理與法律學會研討會

在大二這年就能有參加研討會的經驗實在是非常難得,我很幸運地能在為期三天的East Asian Association of Psychology and Law(EAAPL)中,有機會聽見來自各國司法心理學專業的教授以及研究生的專題演講,讓我們能夠了解東亞目前司法心理學的應用,以及各國司法體制的現況。台灣目前的實務層面運用十分不發達,很少人對這個領域感興趣,相關的研究也不多。就司法層面而言,台灣其實有他國沒有的優點,例如最近的冤獄案重審,其實在東亞傳統風氣下是一大突破;同時也有他國沒有的體制,像是人民參審制度。在研討會中有一個專題討論是在探討人民參審制度的正當性。在韓國目前已經有國民法官(lay-judges)的體制,能夠給加害人一些保障,而不是一味的懲戒。目前台灣人民參審制度只有草案,預設將來在刑事法庭中將由三位職業法官以及六位國民法官共同量刑,以免加害人受到法官自由心證而產生不公平以及不利益。司法人民審判有三大目的:1.增加司法的透明度、2.將一般人民的多感情納入法院、3.讓人民對司法有更多了解,增加人民對法律的情感。當人民有可以參與審判的權利,心理學在司法體制的地位更為重要,因為這會牽涉到更多主觀情感的問題,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學,讓心理學介入司法,更能確保體制的運作是可以讓大眾對台灣的司法更佳信賴的。這次研討會中也提到許多心理學在實務刑事判決中的運用,希冀自己也能吸取更多法學及心理學知識,在未來也能像在場的研究生一樣,推廣司法心理學的實務操作,保護法律程序當中的弱勢者,追求實質的司法正義。

未來展望

剛進去心理系的時候其實是相當迷惘的,大一的普通心理學很有趣沒錯,但還是不太知道自己未來的方向,也不知道自己究竟適不適合讀心理系。大一上時為了找尋其他興趣,修了許多系外的課程,如總體經濟學、刑法總則、憲法等等……,在李茂生教授的刑總課程中,聽到許多法律的弱勢者沒有受到程序的保障,以及監所的黑暗面,讓我開始對心理學在法律當中的應用產生了興趣。教授上課也有提及法官對精神鑑定的漠視,許多法律人其實是不了解心理學,也不知道心理學其實是與法律相當有關係的,包含在檢方訊問、法官審判、監所教育等等,都必須有更多專業知識界入才能達到效果。很高興能在大一這年確立自己對法律的興趣,並成功雙主修法律學系司法組。希望自己以後能將跨領域的能力帶入法院中,讓更多法律人知道司法心理學的重要性,讓智能障礙者、青少年、兒童能得到妥當且合適的保障!未來也會繼續學習更多相關議題,累積更多知識,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心理人、法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