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專欄

作者:林辰祐碩士生

德國是心理學的發源地,舉凡Weber、Fechner、Wundt……都是德國的心理學家,但是現在接觸到的心理學知識大多來自於美國。我們的視野不僅只於美國,對於不同國家的興趣以及好奇引領我們去探索不同的國度。是故我們邀請到雷庚玲老師研究室的林辰祐同學,與我們分享他到德國多特蒙德工業大學交換的經驗與感受。

           

每次與他人談及自己之後想到德國念書,總會被問道:為什麼不是美國?面對這個問題,第一時間浮現腦海的答覆總是:為什麼要是美國?但這句話從未真的脫口而出。

每個人對生活的預期不同。有些人可能喜歡每天埋首於工作,一週七天從早到晚。能力越多,加班也越多。從其他留美的同學口中得知,這樣的人似乎很適合待在美國,因為美國就是這樣玩的。給員工很好的待遇,福利與薪資都不缺,唯獨缺少自己的時間。

這是我/你想要的生活嗎?

歐陸似乎就不是這樣運作的,或者說,至少德國不是。每天大概就是工作六七個小時,下午三四點就下班。週末更不用提。禮拜五下午通常會提早下班,許多家庭便會全家開車,後方拉著一個拖車,到遠方的大自然裡放鬆。

或許在部分五六年級生的眼中,這樣的想法顯得有些消極,或者說不具「狼性」。但人生就這麼一次,我想選擇我自己喜歡的方式過。因此我選擇到德國留學,並把握留在當地工作的機會。

選擇到哪裡念書,不再只是看這個學校的名氣、世界排名、或者教授的名氣與領域。對我來說,生活似乎是更重要的一件事。我想選擇一個我喜歡的地方待著,再從這裡的學校找尋可能適合我的教授。在許多人眼中,德國人總是一板一眼、嚴謹、龜毛。雖然我在這裡待的時間不算太長,而且每個邦的性格又不太一樣(比如慕尼黑所在的巴伐利亞邦就比較沉穩內斂與保守;科隆所在的北威邦則熱情友善且開放得多),但還是能深刻感受到德國人依規定行事的個性。綠燈沒有亮就不會過馬路、沒帶學生證店員就不會幫你打折、沒有事先預約就不會幫你理頭髮,縱使理髮師在喝咖啡翻雜誌納涼,而你的頭髮已經亂得像頭氂牛。

就像哈密瓜,有些人喜歡,有些人不喜歡;德國人常有的龜毛性格,也是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我不是想說德國很好、比美國還好,只是在說明每個人可以依著自己的個性找到適合的去處。不敢說我適合這裡,但至少我在這裡生活的還算習慣。除了準時之外,德國人大部分的習慣在我身上似乎也都有。如果你做事情也是一板一眼,那你也可以來德國試試。那如果你生性浪漫、喜歡在工作時充滿情調與樂趣、喜歡與人溝通、聊天,那麼可以考慮義大利。如果你很喜歡大自然,很喜歡每天回家都要爬過一座小山的感覺,喜歡穿梭在牛群之間,聽著牛鈴聲散步的感覺,那你可以考慮瑞士的南部。

在臺灣,或者說在東亞的多數國家,世界好像就是一個樣子。上大學之前請認真念書,因為好的大學能給未來更多保障。上了大學之後你的人生才開始,但往往還是很難逃脫這個以排名、分數、競爭所建立起來的框架。再一次引用留美同學的經驗,他們說道美國好像也是如此。但是在歐洲,世界有好多個樣子。不同國家的人因為過去的歷史與民族性,成就他們現在各自獨特的樣貌。比如德國人認為準時是最基本的尊重、西班牙人則認為遲到是禮貌,因為要預留夠多的時間讓對方做準備。即使只在德國,東西南北邊的人就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你也覺得自己不適合亞洲與美國的文化,或許可以考慮到歐陸走走,因為這裡有許多不同的生活模式。即使走過一遭仍覺得自己習慣於亞洲/臺灣的文化,歐陸多元的文化與價值觀還是能給你一些衝擊,讓你可以有更多不同的觀點來面對、思考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