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專欄

臺大心理系中擦撞出的跨領域火花

作者:羅達中(博士班代表)

前言

2001年時,英國倫敦商學院的Prof. Charles Handy出版了一本有關於組織管理、未來工作模式改變等相關內容的書,稱為「大象與跳蚤」 [1]。書中闡明了現代大型企業就如同「大象」一般,而相對應的個人獨立工作者/小企業主則是像「跳蚤」一樣充滿機動性,可以使用組合式的生活安排自己的人生。而在2016年,美國的一位創業家Taylor Pearson走訪各地,分析過去幾百年至今的經濟發展,指出現在我們正處於一個截然不同的經濟發展轉型期,因而撰寫出了「就業的終結」一書 [2]。其中提到了現代社會的我們,面臨全球化、整體教育水平上升、新技術的快速發展等等不同因素,每個人都應該保持著創業家的思維來對應自己的工作。無論是「大象與跳蚤」或是「就業的終結」,都描述著現代社會每個人若只因專業分工後而沒有第二項技能,對自己都十分的不利,也因此這幾年來「斜槓」成為一件十分熱門的議題,這其中非常重要的觀點就是『跨領域』。

臺灣教育界在這十幾年來也不斷推動跨領域的相關政策,從十二年國教的新課綱中所強調的「跨領域課程可作為解決目前教育現場面對『無動力世代的困境』作法之一」到高教相關的「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中的落實教學創新中都是在進行跨領域的整合與多元課程。不過這都是有關於教學方面的政策與制度,那對於同時需要兼顧課業與研究的研究生本身,跨領域有沒有在相關研究上有可參考的前例呢?或是反過來思考,本身就充滿多重「領域」的臺大心理系與其中的研究生們,我們是否也有在這潮流中一同踏浪前行呢?

由心理系開始的跨領域研究群

心理學作為一研究心智與行為的科學,本身所涉及的領域就十分的廣泛,除了本身的理論與應用之外,其實也和許多不同學科有著交互作用的發展。以我們臺大心理系而言,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臺大心理系本身就充滿了多重的領域組別,從臨床組、認知知覺組、生心組、發展組、人格社心組、工商組、計量組,每一組的研究方向與方式皆有所差異,但皆奠基於心理學的眾多基礎上。其中。單就每組老師的研究取向與專長也是非常的五花八門,從數理統計、學習記憶、語言發展,人因工程等等到最近最熱門的AI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等等,都由各有所長的老師與研究者在其中貢獻其力,如此大的一個寶庫,不就是一個實踐跨領域研究的一個最佳場處嗎?而系上確實也有一個極好的例子可以參考!

在2019年起,由系主任周泰立老師領軍,成立了一個跨學院跨領域的大型合作團隊,針對心智老化與神經退化疾病執行跨領域的整合與轉譯研究,從基礎的學理、藥物開發以及到後續的臨床應用進行一系列的研究。團隊除了我們心理系之外,也有臺大生命科學系、獸醫系、生醫電資所(資工系)、藥學系、語言所,以及臺大醫院的精神科以及神經科,還協同了英國愛丁堡大學、法國CNRS等國際機構,是一個非常大的跨界合作。其中單單我們心理系參與的老師除了周老師除外,還有張玉玲老師、黃從仁老師、徐永豐老師、謝伯讓老師、賴文崧老師等人都包含其中,運用不同的技術與實驗模式,都試圖針對患有神經退化疾患的患者未來在預防、診斷以及治療上,提供顯著的幫助。

實驗室中的跨領域─邁向未來科技的第一步

除了以上所述的大型跨學院跨領域團隊之外,相信各個實驗室也有著許多不同的合作案以及跨領域學習的機會。以系上賴文崧教授的研究室為例,最原先的研究方向是針對思覺失調症的基礎病理機制以及使用倉鼠動物模型為例探討社會學習與社交的兩大部分,但是近年來的研究主題越來越豐富,其中一部分是針對許多神經發育與神經退化的相關疾病研究其致病機制與開發其治療藥物。藥物研發是一條高風險且辛苦漫長的道路上,往往許多付出的心血到頭來可能都只是一場空,也因此藥物研發是一件需要高度精密分工但又同時需要諸如基礎研發、藥物發展、臨床運用的跨領域整合。有鑒於此,由臺大、交大、國家衛生研究院六個實驗室與醫院組成了跨校的合作團隊,其中包含了電腦模擬、化學合成、細胞實驗、動物模型、臨床研究等不同領域的結合,期待在有限的資源、經費與人力下,透過跨領域的共同合作與努力,對於精神與神經相關疾病的患者,給予有效的醫療幫助。

在幾年的努力下,賴文崧教授實驗室分別在2017以及2018年以合作團隊身分參與了科技部以「打破產學高牆、促進雙方合作」為目標所舉辦的未來科技展,並且在2019年,更身負重任代表這跨校團隊發表過去幾年來針對共濟失調症的研發成果,並獲選代表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司參與2019未來科技展以及榮獲「未來科技突破獎」(圖一),並於2019年12月5-8日展覽期間,進駐臺北世貿一館六大前瞻技術領域中的「生技與新藥組」,與國人以及世界分享團隊這些年的研究結晶,透過真誠的互動,喚醒社會對於醫療以及罕見疾病的重視,讓這象牙塔中的奧祕與成果,得以實際且真切地走進每個人的生命。

跨領域學習的個人斬獲

跨領域的合作不只發展在整個系或每一實驗室中,同時也期待幫助每一位心理系的研究生們都可以擁有多樣能力。因此系上在本學年起對於博士班資格考的方式也有所改變。除了原先的發表期刊或是系上委員會審查之外,也因應越來越多跨領域人才的加入以及幫助學生可以有更多樣化學習條件與機會,會同指導教授組成的「論文計畫指導與考核委員會」的論文計畫口試也是一全新的方式,期待可以包含更多不同領域的專家們幫助博士生在研究的初期就可以有一個好的開始。

相關的資源,也不單僅限於系上。我自己也因著加入了這藥物開發的研究團隊,因此開始了觸及神經生物學、心理藥物學、認知行為科學等等不同領域整合的相關研究,並且在2019年,代表臺灣參加由SPARK Global所舉辦的國際生醫創新與創業訓練營 (BIE,Biomedica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course)。SPARK的起源是由美國史丹佛大學的Professor Daria Mochly-Rosen以及Dr. Kevin Grimes等教授們於2006年為了幫助學界與產業界兩端可以有一合作的橋梁而合作創立之組織。至今已有20餘個國家、70餘個學術組織單位等等加入了SPARK並組成了SPARK Global聯盟,臺灣也是創始國之一,其中BIE course也因此順應開始。BIE course 針對世界各國有潛力的博士生或博後,進行一為期兩周的密集訓練課程,內容包含了設計思考、醫藥醫材研究發展、專利撰寫、商業模式等不同議題,由各國不同領域專家講授課程,並且實際分組操作,在最後的結報時,每組必須對一個未被滿足醫療需求的疾病提出一個可行並完整的專案報告,並且會邀請各國的專家學者與業界人士給予建議或尋求真實實現的可能性。

2019年的BIE course,是舉辦在澳洲雪梨,參與學員共有34人,其中學員的背景有醫學、藥學、工程、資訊、化學、商業等等不同領域,其中只有我一人是心理學背景。課程從一開始的創意發想、醫材藥物研發與發展、專利佈局、創投運作、商業模式、藥品製造等等將所有製藥產業的流程精華在短短兩周內教授給所有學員,並且透過分組討論輔以大量的實作課程,讓大家真實的面對這世界的需要並且提出解決方案,其中也有學員預計將他們的解決方案正式申請專利並發展。在這短短的兩周內,每位學員都盡情的發揮自己所長之外,也同時學習自己不熟悉的領域,讓自己成為更全面的專業人才。同時也在各國文化、語言、思考方式、解決問題的模式上互相衝擊,體驗到跨文化合作的重要性。此外,在其中一場晚宴,還邀請了雪梨的重量級政要人士,也包含了臺灣駐雪梨的代表(圖二),有助於正面推廣臺灣的外交工作。

結尾

跨領域的學習與發展,其實是現在每一位研究生正在發生的每日日常,當你在實驗室使用MATLAB寫code時、當你正使用fMRI收集受試者資料時,當你在新職場實習時,都可能是心理學與其他領域的專業交匯之時。以上的例子都只是例子罷了,跨領域不應該只是目的,也同時是過程以及心態。希望以上的例子可以拋磚引玉,讓大家在思考研究方向時,可以更加寬廣的自由發展,以心理學為基石,結合不同的領域,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往下發展,你我共勉之。

參考書籍:
1.Charles Handy (2001). The Elephant and the Flea: Looking Backwards to the Future/大象與跳蚤:組織與個人的新關係. 天下文化
2.Taylor Pearson (2016). The End of Jobs: Money, Meaning and Freedom without the 9-to-5/就業的終結:你的未來不屬於任何公司. 天下雜誌

                             圖一:未來科技突破獎領獎並與陳良基部長自拍
圖二:SPARK Asia director曾宇鳳教授、臺灣駐澳外交人員、臺灣SPARK專員以及第七屆BIE training course成員於SPARK Global meeting晚宴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