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幸福感中心

健康

運動真的讓⼈快樂?我們該注意的還有哪些

作者:曾煒倫

現代⼈⼤概⼀致認同運動對我們⾝體健康帶來的益處,除了可以強健體魄以外,更重要的是運動往往讓⼈得以將壓⼒及煩惱拋諸腦後,享受運動過程帶來的純粹愉悅和快感。關於 運動對⼼理健康的提升受到眾多研究⼀致⽀持,⼀篇An HY等⼈的研究便指出(2020),例⾏的⾝體活動與各年齡層的⽣活滿意度及快樂程度都有顯著的相關,顯⽰從事運動對於⼼理健康的正⾯效益。這樣的現象可以從許多⾯向作出解釋,例如運動過程得以擴張個⼈的⼈際網絡,以利培養長期穩固的社會⽀持;⽣物⼼理學家更常提供的解釋是,運動過程當中⼤腦 將分泌使我們感覺快樂的神經傳導物質,例如常⾒的多巴胺和⾎清素;並同時抑制壓⼒賀爾蒙-⽪質醇素的分泌。如此⼀來,我們將在運動時、運動過後,以及⽇常⽣活感到更為輕鬆和愉悅。

 

然⽽,在當代年輕⼈當中⼗分常⾒的現象是,運動非但沒有讓我們感到通體舒暢,反⽽在更多時候引起年輕男女的焦慮與不安。英國⾝⼼健康專家Chris Wharton提出了「運動快 樂悖論(Exercise Happiness Paradox)」這樣⼀個他在提倡運動時所觀察的現象,意指運 動雖然可以透過種種因素使⼈幸福快樂,但這事實上並非當代⼈選擇從事運動的原因;反之,他發現⼈們更重視的是如何藉由運動「速成」社群媒體當中的螞蟻腰與翹臀,卻鮮少意識到這些媒體呈現的魔⿁⾝材往往並不合理,甚⾄虛假。對於這樣的現象,他提出⼀些⽅法讓我們能夠重新拾回運動帶來的好處,擁抱運動所提供的純粹愉悅。⾸先,每天花費簡短的時間寫下⾃⼰感恩⾝體的部位(例如:有健康的雙腿可以四處闖蕩),這有助於我們察覺⾃⼰的⾝體如何使⽣活更加便利,進⽽降低和他⼈進⾏比較外貌的慾望。再者,找尋適合⾃⼰的運動並且持續從事下去,可以讓我們建立在該項活動的信⼼。接著,在設立運動⽬標時, 應當以運動表現作為評斷的標準,⽽非⾃⼰在體重機上的數值如何輕重。最後,每天空出固定時間從事運動,無論是上健⾝房訓練,抑或在公園四處晃蕩,都能幫助我們暫時抽離⽇常的繁忙瑣碎的種種,讓⾝⼼靈處於放鬆舒壓狀態。

 

Chris將運動比喻為⼀顆彌⾜珍貴的藥丸,可以強健⾝體並提升⼼理素質。然⽽,倘若我 們希望享受運動所帶來的益處,我們勢必將重視運動過程所體驗到的感覺,⽽非限於我們外表如何改變。如此⼀來,我們才能跳脫社會結構的限制,全⼼全意地投入運動的快感之中。

 

參考⽂獻:

An HY, Chen W, Wang CW, Yang HF, Huang WT, Fan S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Life Satisfaction and Happiness among Young,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20 Jul 4;17(13):4817. doi: 10.3390/ ijerph17134817. PMID: 32635457; PMCID: PMC7369812.

https://www.athletico.com/2018/04/09/exercise-really-make-happ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so1WZ4j1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