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幸福感中心

學術研究

本中心的兩大研究主軸為幸福感量測和幸福感改變。幸福感量測以幸福感研究為主要目標,從探討個體層次心智運作的個體心智方面,到群體層次和文化差異的社會文化方面,並將個體和群體的資料以人工智慧的方式進行分析,為科技數據方面,將AI加入幸福感的研究中。幸福感改變著重於應用和實務推廣,包括以校園心理健康應用為主的心理韌性方面,幸福學術綠地及科技數據應用的環境景觀方面,以及社區服務及正念課程推廣的服務推廣方面。幸福感量測和幸福感改變皆使用四份幸福感問卷來作為幸福感的量化指標,包含:生活滿意度量表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Diener, Emmons, Larsen, & Griffin, 1985, J. Pers. Assess.) 、正負向情感量表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hedule scale; Watson, Clark, & Tellegen, 1988, J. Pers. Soc. Psychol.)、WHO-5幸福感指標量表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Five Well-Being Index; Topp, Østergaard, Søndergaard, & Bech, 2015, Psychother. Psychosom.)、以及心理幸福感量表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cale; Ryff, 1989, J. Pers. Soc. Psychol.),以此四份問卷作為共同研究基礎,達到跨領域學術研究的整合和合作,使幸福感相關研究能夠獲得更佳的推廣成果,並實際應用於個體和社會之中。


幸福感量測以幸福感研究為主,從個人到群體的方式研究幸福感,並將個體和群體的資料以人工智慧的方式進行整合和分析。由於過去研究中主要以自陳式的方式收集資料,並且缺乏長期追蹤的縱貫收案,研究便主要為找尋可以客觀測量幸福感的行為實驗典範以解決問題,並預計進行腦造影研究,同時分析和比對四份幸福感量表的分數和腦造影研究的資料,期望能夠找出對應幸福感的腦神經活動關聯,利用研究發現的神經關聯和其他相關因子,來預測受試者未來的幸福感變化。幸福感研究亦以兒童和老人這類的群體為研究對象,以及不同社會文化和社會網絡對於幸福的影響。多以縱貫研究設計的方式進行研究,持續追蹤受試對象的幸福感改變,並和其他國際研究團隊合作,共同建立跨國幸福感資料庫,來檢視文化差異和幸福感的關係。此外,以AI和科技的方法連結個人和群體來研究幸福感,並期望以智慧型手機與社會機器人等科技介入的方式來提升幸福感。未來的研究希望在探究人對機器人態度,同時也關注人與機器人互動模式的建立過程,包含信任感、喜愛程度等。在此基礎上,也希望探索如何以機器人為媒介,去促進伴侶、家庭關係的良好狀態,以增進人們的幸福感。研究團隊並希望能夠在現有的技術基礎上,進行橫向整合與縱向深化的研究。橫向整合指的是使手機與機器人能互相溝通,協同地服務個體;縱向深化指的是優化現在系統的穩定性與提供更進階的功能或服務。研究團隊預期於計畫執行期間,積極參與國際研討會,以及發表國內外期刊論文來展現幸福感研究成果。


幸福感改變的研究著重於應用和實務推廣,設計課程和環境改變的方式,並建立長期資料庫累積分析短中長期使用者之幸福感變化情形。以校園心理健康應用到社區服務推廣,並結合科技數據和景觀設計,來提升個人和群體的幸福感。針對民眾的重大疫情長期心理影響以及憂鬱與自殺,研究團隊將在不同年度從相關風險因子與保護因子的關聯性探究,到後續的心理韌性與幸福方案的設計與勞校檢驗,將分別依議題之需使用不同的心理量表之組合。預計將進行創傷和網路成癮、COVID-19疫情衝擊下的群體心理反應與後續影響,以及情緒復原力等相關主題的研究。研究團隊也積極將研究成果進行實際運用和推廣,將持續推廣自殺防治與心理韌性於校園心理健康的應用,增加舉辦校園心理韌性講座或工作坊。另外,以接觸自然能獲得心理效益為核心概念,重視校園環境空間對學生生心理、社交及學習成效上的影響,並專注探討社區尺度的學術綠地範圍,亦能提升學生的校園心理健康。預計結合人工智慧系統、神經影像學技術及穿戴式生心理即時數據資料回饋系統,以建立景觀設計中幸福空間的氛圍與機器學習及腦區反應的圖譜(mapping),提供整體性之幸福學術綠地健康評估指標,以回應在疫情衝擊下,綠地對人健康之重要性。將科學實證研究數據轉化為設計準則,並以校園及社區為示範場域,提供未來臺灣景觀與健康相關政策的追蹤和評估依據。亦將研究設計成身心提升的實作課程,於校園和社區開設相關課程,並與小胖威利病友關懷協會合作,在全台各地舉辦小作坊,提供專業課程與訓練活動,將研究實際推廣和運用,以提升個人和群體的幸福感。研究團隊也與國內外學術研發社群單位的交流合作,並結合相關學會以及國際相關學會建立策略聯盟,共同增進雙方的研究成果與技術能量,提升國際競爭力,亦將積極參與及舉辦國際研討會,提升國際能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