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幸福感中心

正向

外表讓⼈好焦慮–如何更加善待⾃⼰

作者:曾煒倫

許多⼈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獨⾃⼀⼈久站在鏡⼦前,反覆以不同⾓度端詳著⾃⼰臉上的種種細⼩缺陷;接著⾝體向後⼤步⼀跨,對鏡中⾃⼰的⾝形由上⽽下地細細審度⼀番,絞盡 腦汁的臆想哪些⾝體部位考可能受到他⼈所批評。

 

這樣的⾏為被⼼理學家歸之於「外貌焦慮(Social Appearance Anxiety)」簡⾔之是個 ⼈對⾃⼰整體的外表存在不合理的負⾯想像,並擔⼼他⼈會因為⾃⼰的外貌⽽感到厭惡。⽬ 前並沒有臨床廣為使⽤的外貌焦慮量表,對於確切的⼈⼝統計資訊也不盡完善,但推論青年時期是⼈們對於⾃⾝外表感到最為焦慮的階段,並且女性所體驗到的不安全感相較男性更多。

 

回到⼀個根本的問題,怎麼樣的條件下會使⼈們對⾃⾝的外貌產⽣焦慮?為何資訊流通的年代反⽽使⼈們越來越討厭⾃⼰的外表?⼀項追蹤式研究指出,長期關注報章雜誌的青少 年更容易對⾃⼰的外表感到擔憂,因為她們在無意間內化了媒體呈現偏頗且不符合實際的⾝體意象(Body image),導致她們害怕⾃⼰無法達成這樣的外貌標準。⽽現今社會更是⼈⼿⼀機,只要打開社群媒體便得承受海量般的訊息轟炸眼簾,此時⼈們對於那些不合實際的外表已經無所遁形,在無之意間不停吸納並強化那些單調且僵化的⾝體意象,彷彿無時無刻都必須警惕著⾃⼰:「妳的眼睛看起來很沒精神」、「你的肚⼦怎麼可以肥成這樣!」

 

現在我們已經得知,社群媒體提供偏頗的⾝體形象是導致⼈們產⽣焦慮的重要來源,因此只要減少使⽤社群媒體的頻率便有可能緩解對⾃⾝外表的不安全感。另外,美國⼼理學家 Tracy Tylka提供了多項建議幫助⼈們克服外貌焦慮所帶來的不適,⽅法⼤致分為八項:⼀、 思考於⾃⼰⾝體部位的功能。⼆、選擇跟更包容的⼈相處來往。三、對待⾃⼰更加寬容。 四、專注於⾝體內部,從事如瑜伽或冥想的活動。五、學會如何照顧⾃⼰。六、多加參與⼾ 外活動,像是登⼭或衝浪。七、抑制⾃⼰比較外貌的衝動,利⽤前述⽅法轉移注意。八、維 持正常飲食,切忌斷食。

 

想要擺脫外貌焦慮並非⼀件容易的事,因為當代社會終究期許⼈們多少該注重⾃⼰的外 表。然⽽,透過以上提到的⽅法,我們⾄少可以對⾃⼰的⾝體產⽣更多關愛與感恩的態度, 並且學習到外貌時常並非⼈們最重要的特質,還有其他更值得我們追求的價值。

 

追求美好的外貌固然沒有問題,但是我們都應該停下來問問⾃⼰:「這樣真的讓我更快 樂了嗎?」

 

參考⽂獻:

Levinson, C. A., Rodebaugh, T. L., White, E. K., Menatti, A. R., Weeks, J. W., Iacovino, J.  M., & Warren, C. S. (2013). Social appearance anxiety, perfectionism, and 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 distinct or shared risk factors for social anxiety and eating  disorders?. Appetite, 67, 125–133.  

Trekels, J., & Eggermont, S. (2017). Linking magazine exposure to social appearance  anxiety: The role of appearance norms in early adolescence.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7(4), 736-751.

Tylka, T. (2021). 8 ways to manage body image anxiety after lockdown. https://theconversation.com/8-ways-to-manage-body-image-anxiety-after-lockdown-16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