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心理系

回首頁 演講訊息 104.06.17 (三) 15:30 楊詠皓博士候選人 〈情緒訊息於持續閃現抑制下的無意識處理歷程〉
06/10/2015

104.06.17 (三) 15:30 楊詠皓博士候選人 〈情緒訊息於持續閃現抑制下的無意識處理歷程〉

  • 演講時間: 104年06月17日(三) 15:30 - 16:30
  • 演講地點: N100
  • 講者: 楊詠皓博士候選人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
  • 演講主題: 情緒訊息於持續閃現抑制下的無意識處理歷程

持續閃現抑制(continuous flash suppression; Tsuchiya, & Koch, 2005)是一種操弄無意識處理歷程的派典。藉由一眼呈現欲操弄的刺激材料,另一眼呈現不斷變化的遮蔽圖形,由於雙眼抑制的緣故,參與者可以在數秒內無法意識到所操弄的視覺刺激。相較其它操弄無意識的派典,持續閃現抑制派典既保有參與者對刺激的注意力,亦提供長時間訊息處理的可能性,故成為近年來意識科學研究的有利工具。我們之前採用此派典的研究(Yang, & Yeh, 2011)中發現,在無意識下情緒詞可以被處理,然而臉部訊息可否進行情緒處理則有所爭議。推估其原因可能涉及臉部表情包含了低階訊息(如恐懼臉較大的眼白,快樂臉較多的齒白等對比強力的特徵等),而低階顯著訊息在持續閃現抑制下也容易被處理。因此本研究採用不同過去研究的實驗設計與邏輯,以情緒詞及情緒臉為刺激,探討其在持續閃現抑制下的無意識處理。在本系列研究中:研究一探討臉與中文詞的情緒意涵促發效果,研究二採用三種不同臉孔資料庫(Ekman, Taiwanese Facial Expression Image Database (TFEID), & FaceGen),探討正向、負向及中性三種情緒的處理差異。研究三則探討跨族效應與情緒臉的交互作用,故採用相同臉孔資料庫(FaceGen)分別操弄種族(東方與西方臉孔)以及情緒(正向、負向及中性)。研究四探討視覺與聽覺跨感官的情緒訊息處理。整體結果顯示,雖然低階訊息與情緒臉的表達可能存在著無可避免的共變性(研究二),但情緒意涵仍能在無意識下被抽取。其證據來自於研究一、三及四中,促發的目標物、跨族效應以及情緒聲音不與低階視覺訊息共變,仍能得到情緒意涵被處理的結果。基於這些聚合的實驗結果,本研究顯示以文字與臉孔作為載具的情緒意涵,可在持續閃現抑制下進行無意識的處理。本研究結果亦提供臉部情緒處理研究不同的實驗思維方式。

回首頁 演講訊息 104.06.17 (三) 15:30 楊詠皓博士候選人 〈情緒訊息於持續閃現抑制下的無意識處理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