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心理系

回首頁 演講訊息 104.12.23 (三) 14:30 呂信慧博士候選人 〈遲語兒兩歲至四歲語言發展預測與社會情緒發展特性〉
12/22/2015

104.12.23 (三) 14:30 呂信慧博士候選人 〈遲語兒兩歲至四歲語言發展預測與社會情緒發展特性〉

  • 演講時間: 104年12月23日(三) 14:30
  • 演講地點: N100
  • 講者: 呂信慧博士候選人(臺大心理系)
  • 演講主題: 遲語兒兩歲至四歲語言發展預測與社會情緒發展特性

「語言發展遲緩」是學齡前幼兒心智發展異常的主要類型之一,兩歲兒童約有10%至15%因語言表達發展遲緩而被診斷為「遲語兒」。日後在四歲時,部分「遲語兒」的語言發展達正常範圍則稱為「語言晚熟」,但另一部分「遲語兒」仍在遲緩範圍而歸類於「兒童語言障礙」。從「個別差異穩定性」角度來看,兩組兒童由兩歲到四歲的發展組型有哪些不同?而且,是否四歲時語言發展程度相異的兩組兒童,可以由兩歲時的語言表現來預測?另外,語言能力為溝通發展的重要成分,是否這項能力與溝通發展的其他成分,如情緒和適應行為發展有關聯?本研究採用「固定樣本貫時追蹤研究」設計,參與者為兩歲遲語兒童(n=35),以及配對年齡、性別、出生序及母語的一般兒童(配對組/語言正常組;n=34);並於遲語兒童四歲時,根據語言表現區分「語言障礙」組(n=12)與「語言晚熟」組(n=20);共蒐集三波資料:兩歲、三歲及四歲,而研究作業與測驗,包括詞彙學習、語音知覺作業、非詞複誦作業、標準化語言測驗及家長問卷等。主要發現:第一,「語言障礙」與「語言晚熟」於兩歲、三歲及四歲的語言表現為「語言障礙」<「語言晚熟」,而且「階層線性模式(HLM)」分析發現這兩組兒童於兩歲至四歲呈現不同的語言變化樣貌;第二,兩歲能區分四歲「語言障礙」與「語言晚熟」的預測變項有「接收性語言」、「詞彙快速連配」及「四聲聲調指認」,邏輯斯迴歸分析發現遲語兒童在兩歲時這三個變項的得分越高,在四歲發展成兒童語言障礙的風險較低,而HLM分析發現「快速連配」與「四聲聲調指認」,能解釋遲語兒童兩歲至四歲語言變化率的群間差異;第三,遲語兒童在兩歲時情緒行為問題的臨床比率已高於一般兒童,而且他們在兩歲與四歲的情緒行為問題具有跨時間點的發展穩定性,此外遲語兒童在四歲時的「溝通領域」、「日常生活領域」及「社會性領域」的適應行為仍不如同齡一般兒童。本研究的結果顯示早期語言處理特徵能預測語言發展,也具有早期鑑定語言發展異常的臨床意涵。

回首頁 演講訊息 104.12.23 (三) 14:30 呂信慧博士候選人 〈遲語兒兩歲至四歲語言發展預測與社會情緒發展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