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心理系

回首頁 演講訊息 105.03.30 (三) 13:30 賴文崧副教授 〈以管窺天 - 以LINE一窺心智運作的生物心理學機制〉
03/17/2016

105.03.30 (三) 13:30 賴文崧副教授 〈以管窺天 - 以LINE一窺心智運作的生物心理學機制〉

  • 演講時間: 105年03月30日(三) 13:30
  • 演講地點: N100
  • 講者: 賴文崧副教授 (臺大心理系 )
  • 演講主題: 以管窺天 - 以LINE一窺心智運作的生物心理學機制

人跟動物有何不同?人為何有精神疾病?動物會有精神疾病嗎?精神疾病該如何治療?這些都是自己從小到大一直很感興趣的問題,這些疑惑也一路吸引我踏入心理學的研究,希望有一天能夠透過解答這些問題進而瞭解心智(mind)的運作。什麼是心智?英國哲學家 George Berkeley 在三百多年前給了一個有趣的答案。他說:「What is mind? No matter. What is matter? Never mind.」。三百多年後諾貝爾獎得主 Eric Kandel 在2004年哥倫比亞大學250週年校慶的公開演講中則說到:「The biology of the mind will be as important scientifically to the 21st century as the biology of the gene was for the 20th century.」。他在2009年也提到:「Understanding the biology of mental illness would be a paradigm shift in our thinking about mind……. it would also tell us more about who we are and how we function.」。的確,我們正處於一個探討心智功能的關鍵時代,也正位在瞭解心智運作與精神疾病典範轉移的年代。如同美國總統 Barack Obama 在2013年提到:「As humans we can identify galaxies light years away, we can study particles smaller than an atom, but we still haven’t unlocked the mystery of the three pounds of matter between our ears. 」。他的這一段話著實地一語道破我們目前對於大腦及神經運作機制的瞭解仍然相當有限的現況。但近二十年來在心理學家/神經科學家等相關領域及跨領域學者們的不斷努力下,我們已經逐步邁入探討「The biology of the mind」的世紀了。我們的實驗室-整合神經科學與行為學實驗室 (Laboratory of Integrated Neuroscience and Ethology, 簡稱LINE),研究主軸在於探討心智運作的神經與生物心理機制,特別是透過病態與正常的心智運作歷程來探討內在心理/神經系統與外在行為表現的因果關係與運作機轉。研究議題涵蓋探討異常的精神疾病之大腦神經機轉,以及正常狀態下的社會學習與記憶的行為神經機制。期盼藉由這兩個方向的研究來逐步瞭解心智運作的生物心理機制,進而瞭解心智與大腦功能。將在這場演講中以近期幾個研究結果為例,簡要介紹近期實驗室專注的四個研究議題:(1)以基因轉殖小鼠為模式探討精神分裂症(已於 2014 年正名為思覺失調症)相關候選基因之生物心理功能以及致病機轉;(2)以小鼠及人類探討高階認知功能及酬賞決策歷程;(3)結合基礎研究進行臨床前期精神疾病藥物的篩檢與測試;(4)探討社會學習與記憶之行為與神經機制。

回首頁 演講訊息 105.03.30 (三) 13:30 賴文崧副教授 〈以管窺天 - 以LINE一窺心智運作的生物心理學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