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心理系

回首頁 演講訊息 108.10.16(三) 14:30 吳齊殷研究員〈Status Struggles: position, peer and practice in classroom〉
10/14/2019

108.10.16(三) 14:30 吳齊殷研究員〈Status Struggles: position, peer and practice in classroom〉

  • 演講時間: 108年10月16日(三) 14:30
  • 演講地點: N100
  • 講者: 吳齊殷研究員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 演講主題: Status Struggles: position, peer and practice in classroom

青少年因為負面同儕地位( negative peer status)所招致的後果,例如:遭到刻意忽略、排斥、甚至遭受肢體或言語的霸凌等,種種現象,一直是社會大眾與學術界關心的重要社會議題。當青少年產生負面的同儕關係時,往往導致個人的憂鬱傾向、學業下滑、情緒焦慮乃至生理健康等併發的種種問題。這類因同儕排擠或霸凌所引起的負面身心症狀,若無法在「轉大人」的過程中,獲得有效的緩解,則極有可能會從青少年時期持續發酵到成年之後,從而「底定」了個人人生幸福與否的基調。

文獻上針對青少年在班級同儕中「負面同儕地位」的研究,存在兩個關鍵的缺憾。首先,大部分的研究要不是選擇以「微觀」的個人視角解釋青少年的負面同儕關係;就是以「宏觀」的結構視角解釋此負面同儕地位的整體變異。前者通常連結青少年的生命史、生命經驗及個人的性質特徵;後者則多解釋社會脈絡如何影響青少年的負面互動行為或同儕關係。既存文獻中,鮮少有研究,能夠直接觀察青少年在班級的日常參與及互動狀況,以更貼近事實的、折衷的中觀層次(meso-level)的觀點進行分析研究。其次,諸多文獻過度著重於分析同儕間的霸凌行為,並以此為基礎,析論受害者的負面同儕地位。這樣的分析,不免簡化了青少年之負面社會互動的幽微複雜面向,基本上僅止於明確可觀察的攻擊行為(aggressive behavior)。然而,霸凌行為只是青少年負面社會關係的一種運作型式,並無法完全反映青少年間幽微的關係互動模式。本研究嘗試從測量更一般性的「厭惡網絡」(disliked network)入手,配合傳統友誼網絡(friendship network)的測量,藉此深入明確觀察同儕間兩種性質相異的正負向社會關係的運作,是否具決定性的影響,從而左右青少年的負面的同儕地位。

本研究聚焦於班級的社會網絡關係,檢驗三種網絡特徵,分別為青少年在友誼網絡中的活躍度(activity)、連結異質團體的橋梁位置(position)以及長期互動下形塑的結構平衡(structural balance)過程。本研究之資料,來自科技部研究計畫「落霞與孤鶩、秋水共長天:青少年友敵關係同質性的考察與檢驗」所收集的台灣各地國、高中青少年的相關資料,範圍涵蓋台北、高雄、台中、台東、花蓮五個縣市,包含49個國、高中班級,總計1077個樣本。

回首頁 演講訊息 108.10.16(三) 14:30 吳齊殷研究員〈Status Struggles: position, peer and practice in classroom〉